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烬余稿

烬余稿

六卷。明颜木撰。生卒年未详。颜木,字维乔,湖北应山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除许州知州,攻亳州(治在今湖北亳县)知州。《明史·文苑传》附在王廷陈传末。著有《随志》二卷,此书不题撰人姓名,序后亦但自署汉翁。案《千顷堂书目》有颜木《烬余稿》四卷。此本序文云:“鄙诗文凡一时应酬之作,随出而随毁之,未尝存稿。近熙海始收录之得若干篇,其间系淮蹄田游黄历鄂及与东乔、东井、泉亭、少华、桃坞、梦泽、禾山、白崖、郑叔子诸公唱和、题咏、记叙之作,亦不下数十。”集中又有后范甬东议修州志书。考四明范尧卿钦曾知随州,而其时修州志为州人颜木,则序中所云甬东子,亦谓尧卿,是此帙乃木自写其诗文以就正于范尧卿,还在四卷本之前。四卷本传世有嘉靖中刻本,署曰《淮汉烬余稿》,以校此本,多于四卷本甚多,计赋五篇:山陵赋、后湖赋、石城赋、后石城赋、戳蚊赋;五言古诗一首:挽歌;诗余九首;四词:东风齐着力、谒金门、贺圣朝、归朝欢;书一篇:复东桥司空书;启三篇:谢顾司空启、谢陈太守启、谢吴太守启;序三十七篇:增损乡约序、大科训规序、汉泉册叶后序、哀挽册叶序、柏墓书序、清溪集序、寿司母八十序、送夏教谕擢赵州学正序、送口司训升代学正序、送王司训擢梓橦学谕序、送聂学谕复任孝感序、寿王先生序、竹溪序、金镜录序、送郡丞李同知致政序、贺王学政还政序、送阎州守入观序、送王县尹考绩序、送曹节判迁南城令序、寿杨翁六十序、贺按奖王学正序、贺任州守述职还州序、贺周教谕膺奖序、贺信阳茹判序、贺李节推膺奖序、贺刘节判膺奖序、送随州任使君致仕序、钦奖王县尹序、钦赏王县尹序、送李吏目入觐序、县志后序、送大同郡倅李子之任序、东游录序、送郑信阳之任序、寿景陵熊翁序、贺刘节判大工落成还州序、送阎州守课最免考序;论连珠解各一篇:肖人论、林节妇实庵号解;题跋二篇:题凭几集后跋缓恸集后;铭一篇:圹铭;记五篇:少华山房记、笔山记、欧山祠记、彭氏祠堂记、保宁府通判张君预作圹记;碑四篇:王县尹去思碑、林子善政碑、后喜雨亭碑、范曹二使君去思碑。合以卷六所载杂著、哀辞、墓志、行状、祭文之属凡三十五篇,共得集外文一百零二篇。刊版时皆删落不存,赖此得窥其全貌。征楚故究史事者,殆无不引为鸿宝。顾东桥璘巡抚湖广时,聘木等纂修承天大志,书成而世宗弗用。故集中与东桥往还之作特多。木诗文格调甚高,而堂黡不大。王弇州《艺苑扈言》讥其诗“如暴显措大不堪造作”,未免贬抑过当。集中所收文也较为峭拔轩爽。本书有明钞稿本。

猜你喜欢

  • 平田诗话

    二卷。明管楫撰。管楫,字汝济,号平田,又号竹木山人,陕西咸宁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管楫巡抚山东,以治闻。因与严嵩相忤,辞疾家居二十年。管楫与薛惠、何景明、高叔嗣诸人相倡和,故其

  • 职思堂法帖

    八卷。清江湄(生卒年不详)辑。江湄,字秋水,生平籍贯不详。该帖刻成于康熙壬子(1672),上取自魏晋,下迄于宋元,共分八卷。卷首为王羲之的《雨后帖》,王氏该书帖《宣和书谱》中未收,却颇为元明鉴藏家推重

  • 意林

    五卷。唐马总(生卒年不详)所撰。马总字会元,陕西扶风人。他一生著述颇多,曾有《通纪》七卷、《意林》五卷、《年历》《奏议》等百余卷。梁朝时,庾仲容博采周、秦以来诸家杂记约一百七家,摘其要语为三十卷,名曰

  • 教坊记

    一卷。唐崔令钦撰。生卒年、籍贯、字号均不详。据《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六载:崔令钦,开元时官著作佐郎,历左金吾卫、仓曹参军。肃宗朝,迁仓部郎中。唐开元、大宝年间,俗乐十分繁荣,教坊即朝廷设置的专管歌舞、伎

  • 三体摭韵

    十二卷。清朱昆田(1652~1699)撰。朱昆田字西畯,浙江秀水人。朱彝尊之子。承其家学,工于诗。著有《笛渔小稿》,附于其父《曝书亭集》之后。此书仿宋阴时夫《韵府群玉》的体例,取前人骚、赋、诗中的新艳

  • 九九乐府

    一卷。清陈孤湣、郑亦亭(生卒年均不详)著。陈孤湣号鉴湖老髯。此集模仿清潘柽章、吴炎《今乐府》体,与其友郑亦亭合著。其内容为吟咏明朝之事,多含故国之思。因摘题八十一,合为九九之数,故名《九九乐府》。有《

  • 临川梦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丞相张居正欲使其子进士及第,求汤显祖助之,被汤显祖拒绝。隐奸陈眉公怀怨汤显祖曾为所辱,而图阻止汤显祖及第。汤显祖遂不应试而归乡,作《还魂记》(即《牡丹亭》)。娄

  • 龙龛手鉴

    见《龙龛手镜》。

  • 甘泉新论

    一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他在书中主要阐发自己的“宇宙一气”、“理气一体”的心学观点。他认为,天地之初,是一种空虚状态,所谓虚就是无。宇宙的变化过程,就是万物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的变化过程。有

  • 深秀亭近草

    五卷。清潘钟麟(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潘钟麟,字层峰,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本编皆七言律诗,前四卷为乞酒之作,分别投赠给二百六十五人;后一卷为寄怀之作,分别投赠给三十人,以大学士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