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清经解

皇清经解

一千四百一十二卷。题阮元编刊。按,阮氏创编此书未成,移督滇黔,因属严杰成之,最后由夏修恕刊成,这时已是道光九年了。首有修恕的序,以著书人先后为次,收有顾炎武、阎若璩、胡渭、万斯大、陈启源、毛奇龄、惠周惕、姜宸英、臧琳、冯景、蒋廷锡、惠士奇、王懋竑、江永、吴廷华、秦惠田、全祖望、杭世骏、齐召南、沈彤、惠栋、庄存与、卢文弨、江声、王鸣盛、钱大昕、翟灏、盛百二、孙志祖、任大椿、邵晋涵、程瑶田、金榜、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钱塘、李惇、武亿、孙星衍、胡匡衷、凌廷堪、刘台拱、汪中、阮元、张敦仁、焦循、江藩、臧庸、梁玉绳、王引之、张惠言、陈寿祺、许宗彦、郝懿行、马宗梿、刘逢禄、胡培翚、赵坦、洪震煊、刘履恂、崔应榴、方观旭、陈懋龄、宋翔凤、李黼平、凌曙、阮福、朱彬、刘玉麐、王崧、严杰,共七十三人,书一百八十余种。咸丰庚申年续刊时增了冯登府一人,书二种。同治庚午年又续刊,增许鸿磐一人,书一种。自李福泰离开广东,携《尚书札记》的底板归山东,所以后来的刊印本缺末一种四卷。这是此书的大致情况。按,阮元作《汉学师承记序》,有云:“元尝思国朝诸儒说经之书甚多,以及文集说部,皆有可采。窃欲析缕分条,加以剪截,引系于群经章句之下。譬如休宁戴氏解《尚书》‘光被四表’为横被,则系之《尧典》。宝应刘氏解《论语》‘哀而不伤’即《诗》‘维以不永伤’之‘伤’,则系之《论语·八佾》篇,而互见《周南》。如此勒成一书,名曰‘大清经解’。徒以学力日衰,政事无暇,而能总此事、审是非、定去取者,海内学友,惟江君暨、顾千里二三人。他年各家所著之书,或不尽传,奥义单词,沦替可惜,若之何哉!”此书书版藏广州学海堂,故亦称学海堂经解。严杰字厚民,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诸生。夏修恕,江西新建人,嘉庆壬戍年进士,刊书时官广东督粮道。有道光至同治刊本、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

猜你喜欢

  • 静学文集

    一卷。明王叔英撰。生卒年未详。王叔英,名原采,以字行,浙江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儒、林佑并征至。王叔英固辞还乡。后以荐官仙居训导,改江西德安教授,迁湖北汉阳知县。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

  • 璇玑碎锦

    二卷。清万树(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万树字红友,另一字花农,号山翁,江苏宜兴人,生卒年均不详。国子监生,康熙时曾在两广总督吴兴祚府中作幕宾,暇时制曲,脱稿即由府中伶人演唱,终以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 证人社约言

    一卷。明刘宗周(见《圣学宗要》)撰。作者初以顺天府尹罢归,与陶奭龄讲学于王守仁祠,以《证人》名其堂。此书为其条诫。首为《社学檄》,题为辛未三月,即崇祯四年(1631)所作。次为《约言》十则、《约戒》十

  • 通雅

    五十二卷。明方以智撰。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鹿起,又号曼公,安徽桐城人。少与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等参加复社活动,人称四公子,驰名文苑。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入清

  • 字义镜新

    一卷。清王廷鼎撰。王氏生平著述,参见《说文佚字辑说》。是书旨在探求文字的古义,以许氏《说文》为据,或发掘其未竟者,或揭示其未及者。纵观全书,得失相参,有些说法纯属臆测,于古无征。是书有光绪十五年(18

  • 新论

    见《夏侯子新论》。

  • 虞氏易消息图说

    一卷。清胡祥麟撰。祥麟字仁圃,浙江嘉兴人,嘉庆举人。此书卷首题“张皋文太史述虞氏六十四卦消息图”,卷末引张太史曰:“右图以阴顺阳,以乾通坤,所谓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是图为张惠言所作,而详麟述之。”此

  • 解连环

    玉鞍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

  • 世史正纲

    三十二卷。明邱浚撰。浚字仲深,琼山(今属广东)人。景泰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庄。著有《家礼仪节》和《世史正纲》。是书本明方孝孺释统之意,专明正统。起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讫于明洪武元年(

  • 西学书目表

    三卷,附一卷,附读西学书法。梁启超撰。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悟,勤奋好学,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后从学康有为,共同发起维新变法运动,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