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清经解

皇清经解

一千四百一十二卷。题阮元编刊。按,阮氏创编此书未成,移督滇黔,因属严杰成之,最后由夏修恕刊成,这时已是道光九年了。首有修恕的序,以著书人先后为次,收有顾炎武、阎若璩、胡渭、万斯大、陈启源、毛奇龄、惠周惕、姜宸英、臧琳、冯景、蒋廷锡、惠士奇、王懋竑、江永、吴廷华、秦惠田、全祖望、杭世骏、齐召南、沈彤、惠栋、庄存与、卢文弨、江声、王鸣盛、钱大昕、翟灏、盛百二、孙志祖、任大椿、邵晋涵、程瑶田、金榜、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钱塘、李惇、武亿、孙星衍、胡匡衷、凌廷堪、刘台拱、汪中、阮元、张敦仁、焦循、江藩、臧庸、梁玉绳、王引之、张惠言、陈寿祺、许宗彦、郝懿行、马宗梿、刘逢禄、胡培翚、赵坦、洪震煊、刘履恂、崔应榴、方观旭、陈懋龄、宋翔凤、李黼平、凌曙、阮福、朱彬、刘玉麐、王崧、严杰,共七十三人,书一百八十余种。咸丰庚申年续刊时增了冯登府一人,书二种。同治庚午年又续刊,增许鸿磐一人,书一种。自李福泰离开广东,携《尚书札记》的底板归山东,所以后来的刊印本缺末一种四卷。这是此书的大致情况。按,阮元作《汉学师承记序》,有云:“元尝思国朝诸儒说经之书甚多,以及文集说部,皆有可采。窃欲析缕分条,加以剪截,引系于群经章句之下。譬如休宁戴氏解《尚书》‘光被四表’为横被,则系之《尧典》。宝应刘氏解《论语》‘哀而不伤’即《诗》‘维以不永伤’之‘伤’,则系之《论语·八佾》篇,而互见《周南》。如此勒成一书,名曰‘大清经解’。徒以学力日衰,政事无暇,而能总此事、审是非、定去取者,海内学友,惟江君暨、顾千里二三人。他年各家所著之书,或不尽传,奥义单词,沦替可惜,若之何哉!”此书书版藏广州学海堂,故亦称学海堂经解。严杰字厚民,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诸生。夏修恕,江西新建人,嘉庆壬戍年进士,刊书时官广东督粮道。有道光至同治刊本、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尚书今古文注疏

    三十卷。清孙星衍(1753-1818年)撰。孙星衍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官至山东督粮道。清代经学家,撰有《尚书今古文注疏》、《周易集解》、《寰字访碑录》等。孙星衍此书完成于嘉庆二十年,

  • 说文古文考证

    二卷。清蔡惠堂(其生平未详)撰。惠堂江苏徐州人。是书上卷总论《说文》所引古文,辨正各家之说,以衷一是;下卷分考古文字体,于形声义不易辨识者加以考证。其上卷辨正各家之说谓“《说文》所载古文,非尽古文”,

  • 皇明法传录

    二十二卷。明高汝栻撰。汝栻字中岩,号时翼,浙江钱塘人。明代之编年史,如陈建《皇明通纪》,编年纪事;卜世昌、屠衡补之,上于隆庆六年(1572);支大伦亦有世穆两朝编年史。汝栻以为皆不详审。《两朝从信录》

  • 渔具咏

    一卷。唐陆龟蒙(?——约881)撰。《渔具咏》对当时出现并使用的与捕鱼相关的各种工具都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充分重视它们的实际使用价值。《续四库全书提要》称:“盖龟蒙以浮家泛宅,逐水而居。此渔具咏,乃择

  • 戊笈谈兵

    十卷。清汪绂撰。汪绂,字灿人,安徽婺源(今改属江西)人。汪氏乃清初著名学者,精天文、地舆、阵法、术数,终以宋五子之学为归。所著甚丰,以《理学逢源》最负盛名,其《参读礼志疑》已有著录(详经部·礼类)。此

  • 春秋集古传注

    二十六卷 或问 六卷。清郜坦撰。郜坦为江苏淮安人,生卒年及事迹均未详。此书成于乾隆三十年(1765),书首有《纂例》十五篇,书末有《或问》六卷,申明去取诸家之说的标准。本书所采《春秋》经文皆依《左传》

  • 渔洋山人自撰年谱

    二卷。清王士祯(1634-1698)自撰,清惠栋注补。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简。王士祯是清初著名诗人,论诗

  • 奇字名

    十二卷。清李调元撰。李调元(1734-?)字羹堂,一字赞庵,又字鹤州,号雨村,又号墨庄、醒园,晚年号童山蠢翁。四川罗江(今四川德阳县)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历官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得罪

  • 左庵杂著

    无卷数。清末刘师培(1884-1920)撰。刘师培字申叔,号左庵,江苏仪征人,1917年受聘为北大教授,反对新文化运动,对经学、小学及汉魏诗文皆有精深研究,擅长骈文,著述甚丰,有《刘申叔先生遗书》等。

  • 孝经刊误辨释

    一卷。清唐文华撰。唐文华字宗舜,善化(今湖南长沙)人,官宁远训导。著述有《孝经刊误辨释》一卷。《孝经刊误》为朱熹所作,含经一章,传十四章,刊去经文二百二十三字以求贯通,条理精密,颇为宗朱者所称道。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