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祁阳县志

祁阳县志

①八卷。李莳修,旷敏本纂。李莳,字环青,号七松,浙江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举人,曾任祁阳县知县。旷敏本,翰林院庶吉士。《祁阳县志》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共八卷。分为:卷一,舆图、星野、沿革、山川。卷二,疆域、学校。卷三,官署、祀典、赋役、积贮。卷四,物产、风俗、礼仪、秩官、名宦、寓贤、兵防。卷五,选举、人物。卷六,列女、寺观、浯溪。卷七至卷八,艺文、杂撰。此志卷首绘图明备,按图立说,令阅者了如指掌。其志山川,于水道能尽其源委,论邑中农民引江河诸流灌溉田亩之利病,于治本之道,调济之方,尤为透辟。又如学校、赋役记载皆极详赡。艺文搜采宏富,又能选择精审,较合志体,其中如宋岳飞之大营驿题,实为振兴忠义之作,垂诸献典,有裨于世道人心。浯溪不列山川,特编专志,亦为有理。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溪有次山中兴颂之作,颜鲁公摩崖之书,崖有镜石之异,世称三绝,为祁县独有之特胜,此志列专目叙之,洵为有识。② 二十四卷,首一卷。万在衡修,甘庆增纂。万在衡字半帆,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附贡,嘉庆十五年(1810)任祁阳县令。甘庆增字平川,广东人,曾任长沙县知县。《祁阳县志》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共二十四卷首一卷,此志续乾隆李莳志而作,仅搜采乾隆志以后事实所应纂列者,胥为附益,于原作之遗者补之,冗者裁之,伪者证之。其跻浯溪以次山川,俾从其类。以先养而后教,因置赋役、积贮于学校之前。学隆则礼乐兴,斯继之以典礼。秩祀化行则俗美,故风俗次之。民安而物阜,故物产又次之。冠职官于兵防,则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井然有序,符合志例。又如沿革之增注永昌县故址,山川之增玉盘、乌塘、双童、桂井之目,正七星、七姑混而为一之误,以及图说所论杂撰所引之殊风异俗概从删削,凡此种种皆堪称允当。诸旨小序,切于事实,文词简洁。而旧志小序亦汇刊于卷端,不没人善,则尤为可贵。③ 二十四卷,首一卷。陈玉祥、张正纪修,刘希关、周厚生纂。张正纪,汉军旗人,曾任祁阳县知县。刘希关,邑人,举人。周厚生,曾任户部主事。按祁县志,创自明代邑绅邓球。迄清康熙八年(1669)知县王颐肇修,因战乱未竟,十九年(1680)县令王霭始续成之。雍正十三年(1735)县令王式淳作续编,旋亦散佚。乾隆三十年(1765)县令李莳,嘉庆十七年(1812)县令万在衡先后两修,其书尚存。此志则为续万志之作。《祁阳县志》同治九年(1870)刻本。此志篇首所为图说,皆四言韵文,颇称典丽。各门诸志于万志以后故实搜采宏富,叙述甚详,足以信今传后。篇末皆缀按语,以质伪析疑,辨论明确,良为有识,非空谈充篇幅可比。然此志凡例简略残阙,仅存一页,甚为可惜。

猜你喜欢

  • 顾氏易解

    无卷数。旧题明顾曾唯撰。曾唯字一贯,号鲁斋,江苏吴江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朱彝尊《经义考》载其著《周易详蕴》十三卷,无此书之名。该书用注疏本,只有上下经。卷首载元人肖汉中《读易考原》、明人

  • 读易通解

    十二卷。清丁叙忠撰。此书是作者对所著《读易初稿》的修正之作。仍宗宋代周、邵、程、朱诸儒之旧说,而对宋以前的古注多视而不见,故书中观点多受宋儒义理学说影响,误解比比皆是。比如在解释“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陶楼杂著

    四卷。清黄彭年(1823-1891)撰辑。黄彭年字子寿,号陶楼,贵筑(今贵州省贵阳市)人。道光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同治初年,主讲关中书院,历任陕西布政使、江苏布政使、湖北布政使等职。他为官清

  • 妇人集补

    一卷。清冒丹书(生卒年不详)撰。丹书字青若,冒襄季子,工制艺及诗歌、古文词。困顿未第,以明经授同知。著有《枕烟堂卯君诗》、《再生稿》等书。本书补陈维崧《妇人集》。现有《昭代丛书》本、如皋《冒氏丛书》本

  • 鲁岩所学记

    十九卷。清张宗泰(约1850前后在世)撰。张宗泰,河南鲁山(今平顶山)人。其先偃师(今洛阳)人,后徙居鲁山,因自号鲁岩。生卒年不详。道光二年(1822)春选授修武县儒学教谕官。二十三年(1843)推升

  • 友渔斋诗集

    十卷。清黄凯钧(1751-?)撰。黄凯钧字南薰,号退庵,浙江嘉善人。他出身农家,父曾请师教他科举八股之文,但他性不近帖,弃举业而不废读书,尤好为诗。父夭亡后,家事系身,却仍常吟不辍,唯所作可存者无几;

  • 性理辨义

    二十卷。清代王建衡撰。王建衡见《读史辨惑》条。全书分二十篇,十五门类、计有“原理”、“原气”、“原天”、“原生物”、“原性”、“原命”、“原道”、“原德”、“原伦”、“原学”、“原鬼神”、“原人鬼”、

  • 黄介庵集

    十一卷。明黄淮(1367-1449)撰。黄淮,字宗豫,永嘉(属浙江)人,洪武三十年(1397)进士,除中书舍人,累官至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谥文简。著有《省愆集》、《退直集》、《归田集》等。据黄虞

  • 老子约说

    三篇。续 一篇。清纪大奎(1743-1822)撰。纪大奎,字向辰,号那慎斋。临川(今属江西临川)人。乾隆四十四己亥(1779)举人。曾任昌乐、福山、什邡等知县。撰有《老子约说》三篇,《续》一篇。清人研

  • 香祖笔记

    十二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王象晋《群芳谱》称:江南把兰草称作香祖。士祯沿其说,认兰草命其书室,所撰之文亦取兰草别称,名《香祖笔记》。是书乃士祯康熙四十二年(1703)、四十三年笔记,至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