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清胡文学(详见《疏稿》)撰。本书记载其任真定推官时所做十八件事。每事多先举古人遗迹一二条,然后叙以己事,以相媲美。其间多有自誉之词。推官古称司李,故名。有《胡氏三书》本。
十一卷。清毛奇龄撰。此编卷首有李天馥序。奇龄既撰《古今通韵》,以卷帙繁重,乃概括其议论尤要者而成此书,大体删去各部所收之字,仅存其条例及考证耳。收入《西河合集》,有康熙本及乾隆修补本。此书另名《古今通
二十四卷。明朱廷旦(生卒年不详)撰。朱廷旦,字尔兼,号旋庵子。嘉善(今浙江省嘉善县)人。明天启中贡生。此书二十四卷,分一百类,每类各有小序,以陈劝戒之意,并将其征引故实列在小序之后,其末又缀以评论。书
无卷数。辑佚书,晋郭璞撰,有多种辑本。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官至尚书郎,精于卜筮,尝撰前、后筮验六十余事,名为《洞林》。其事见于《晋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载,《洞林》原为三卷。《
二卷。元张翥(1287-1368)撰。张翥字仲举,号蜕庵,晋宁(今属山西临汾)人。著有《蜕庵集》,本编附载诗集之后而自为卷帙。《宋史》张翥本传称,张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殁后无子,其遗稿不传。传
一卷。清王仁俊撰。王仁俊约为清代后期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仍主伪古文说,而又与清代其他学者略有不同。丁晏作《尚书余论》,认定古文为王肃所伪造,此书则为丁氏之说找证据,并充分发挥丁氏之说,所论大
十二卷。清万斯同撰。万斯同生平事迹详见《声韵源流考》。此书主要杂考经史等群书。全书共分十二卷,一至三卷考论经传,第四卷杂论丧礼,第五卷论周正及春秋孟子,第六卷为礼说及房室夹室、附庙考,第七卷为历代庙制
十卷。宋吕大临(详见《考古图》)撰。《别本考古图》的主要内容,是在《考古图》的基础上,附以诸家对其书内容的考证。元代大德三年(1290)由茶陵(今湖南茶陵)陈翼子重刊。书中无续图,无释文,已不是吕氏原
四卷。清代窦文炳撰。窦文炳字质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全书是一部儒学讲义类小册子,卷一是“统一图说”,卷二为“学约”,卷三为“《中庸》撮总”,卷四为“礼乐绪言”。书中论述较为简略。
一卷。南宋度正撰。度正字周卿,合州(今四川合川)人。生卒年不详。绍熙元年(1190)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少从朱熹学,笃守师说。除本书外,尚著有《性善堂稿》等。本书是为宋理学家周敦颐所作的年谱。嘉定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