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离骚草木疏补

离骚草木疏补

四卷。明屠本畯(生卒年不详)撰。屠本畯,本名畯,字田叔,鄞县(今浙江鄞县)人。以门荫入仕,官福建盐运司同知。《疏补》卷首有《离骚草木疏补序》(屠隆纬真撰),《自序》,《黎民表序》,吴仁杰原序。《离骚草木疏补》篇目:一卷《香草部》,二卷《香草部》,三卷《嘉木部》,四卷《恶草恶木部》。此书所以称《离骚草木疏补》,标明对吴仁杰《离骚草木疏》的补充。屠氏认为吴仁杰原书多有未备,特于香草类增加麻、秬、黍、薇、藻、稻、粢、麦、粱九种;于嘉木类增加枫、梧二种,为求简明,删掉了不少吴氏疏文,吴氏之书本以资料翔实见长。因屠氏意在求简,因删弃太多,反而失于疏略。屠氏此书,每类冠以《离骚》本文及王逸注,模拟《诗经》小序体例,妄加释语,但无关宏旨,似无必要。有时因不知同一植物异地殊名,而失于考证。版本有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刻本,北京大学、重庆图书馆藏。

猜你喜欢

  • 酬物难

    一卷。明唐枢(详见《宋学商求》条)撰。其立名本之韩非“说难”,皆以阐明心学为旨。其首篇末云:“迹其意之所来,道其往之所止,明通而通,力极而极,势驻以驻,详于参伍之变,因于性情之宜。以此七语,别为七篇,

  • 天道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避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

  • 奉新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吕懋先等修,方蔚等纂。吕懋先,字音庭,江苏阳湖(今属武进县)人,监生出身,同治五年(1866)任奉新知县。同治九年(1870)夏,吕公奉檄续修县志,于同治十年(1871)冬成

  • 古文尚书冤词补正

    一卷。清周春撰。周春字芚兮,号松霭,浙江海宁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岑溪知县。此书首有吴骞的序和周春自序,末有周广业的序。周春此书之作是有感于阎若璩著书攻击《古文尚书》,其后宋鉴、王鸣盛、江声又继之,而

  •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二篇

    (拓本)罗振玉(1866-1940)编次。振玉字式如,又字叔蕴、叔言,其后自号雪堂、永丰乡人、松翁,1866年生於江苏淮安,但不喜以淮安人自居,故其著书恒题“上虞罗振玉”。学术上,在保存内阁大库明清史

  • 酿蜜集

    四卷。清浦起龙(?-1822)撰。浦起龙,字二田,江苏无锡人。雍正进士,官苏州府教授。其人自束发就读及互服官羁旅,遑论晦明风雨,无不载书以行,此以书为乐者。集中所录文章大多为考据之文,举凡左、史,汉魏

  • 洪雅县续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郭世祐纂辑。郭世祐,曾任青神县知县和洪雅县知县。郭世祐任县令后,见县志自王好音纂修后又已约七十年未修,欲重修之。然经费不足,开雕匪易。因遵旧本条例,次第增修。自嘉庆十九年(1814)起

  • 胥台集

    二十卷。明袁袠(1502-1547)撰。袁袠生平详见《世纬》。是集又称《袁永之集》,凡二十卷。其中,诗文各十卷。初为其嗣子袁尊尼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所刊。万历十二年(1584)衡王府重刊本,改题

  • 易序丛书

    十卷。旧本题宋赵汝梅撰。汝梅有《周易辑闻》六卷、《易雅》一卷、《筮宗》三卷,总称为《易序丛书》,此书与之同名,也分为十卷,卷各为目。但只有开头两卷为《易雅》、《筮宗》,自第三卷至第七卷则言兵法,详细记

  • 四书疑节

    十二卷。元袁俊翁撰。俊翁字敏斋,袁州(今属江西)人。生卒年及仕履不可考。著有《经史疑义》、《四书疑节》,前书已佚。该书以问答的形式撰著,以四书之文互相参对设题,或阐释义理,或考证训解,解答于后。此书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