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笔峰存稿

笔峰存稿

五卷。明王凤灵(约1531前后在世)撰。王凤灵,字应时,自号笔峰,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其人官刑曹时,曾疏论宦官张锐、都督钱安大辟之不当赎,及给事中陈洸显罪之无可曲宥。所言甚直,朝议莫能夺。守淮时,救灾疏有六十余篇。终以好激论天下事,而见忌罢归,死于倭难。生平所著有《淮阳急稿》及《漫稿》、《汇稿》、《净稿》各二十卷,旋皆散佚。本集乃其孙王介所搜辑,至崇祯时其版漫漶;玄孙王梦旸又予重刊。凡文四卷,赋、诗一卷。今观此集,虽仅存五卷,亦可知其诗文的总体倾向。其文多陈情直言,肯切激昂。其诗则较清新,但仍逊于文。盖凤买为人耿介直言,而不以诗文为意,故诗文之名不显。是集收入《四库且书·存目》。

猜你喜欢

  • 广英堂遗稿

    一卷。清包慎言(生卒年不详)撰。慎言字孟开,安徽泾县(今泾县)人,包世臣族子,道光乙未举人。曾跟包世臣学经,随包世荣学诗。除本书外,还著有《经义考义》、《春秋公羊传历谱》十一卷等。本书除了《与刘孟瞻论

  • 积求勾股法

    一卷。清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玄烨即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1662-1722)。康熙三年(1664)朝中发生了一件中西历法之争,对年幼的玄烨影响很大,他说:“朕幼时,钦天监汉官与西

  • 浯溪集

    二卷。明黄焯撰。黄焯,字子昭,南平人。正德进士。先官永州知府,后改任湖广参政。浯溪旧有元颜书院,黄焯扩而建之,以便游观者。其雇石中诸刻,谓不可以不传。乃命邑生集,重新刊行,即此书。《浯溪集》明嘉靖刻本

  • 楚辞辨韵

    一卷。清陈昌齐(1743-1820)撰。陈昌齐,字宾臣,一字观楼,广东海康人。官翰林,参修《四库全书》。除《楚辞辨韵》外,尚有《历代音韵流变》,失传。据曾钊跋称,此书原为《历代音韵流变》而作,记于《楚

  • 归朴龛丛稿

    十二卷。清彭蕴章(1792-1862)撰。彭蕴章,字咏义,一字琮达,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历任工部侍郎等职。咸丰元年(1851),任军机大臣上行走。四年,升工部尚书。曾协同军机大臣祁隽

  • 盛京典制备考

    八卷。清崇厚(1829——1893)撰。崇厚,字地山,完颜氏,内务府镶黄旗人。满族,举人出身,曾任长芦盐政使。咸丰十年(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协助恭亲王奕訢与英法谈判,签订《北京条约》。次年,任

  • 治禾纪略

    五卷。清卢崇兴撰。卢崇兴。字斗瞻,广宁(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年(1663),卢崇兴任嘉兴知府,不久迁台州巡道。于是辑录其在郡时移文、条约、谳语,及嘉兴百姓挽留状牒,编为此书。嘉兴古称禾兴,

  • 论语琳公说

    刘宋释慧琳撰。清马国翰辑。慧琳本秦郡刘氏子,富有才华,兼内外之学为庐陵王义真赏识。著《均善论》,颇贬裁佛法。其《论语说》史志《释文·叙录》均无记载。只皇疏引有四节。邢疏又从皇疏转引。其说虽新巧,但与经

  • 隶通

    ① 二卷。清钱庆曾(生卒年不详)撰。庆曾字又沂,钱大昕之曾孙,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氏认为,“汉人用字例每多通假,虽紊乎象形会意之原,犹得求依声托事之理。”便取金石刻通假之字,依《说文》分部列为此编

  • 畸人十篇

    二卷,附《西琴曲意》一卷。明朝时意大利人利玛窦(详见《乾坤体义》条)撰。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共二卷,十篇,体载采取自设问答的形式,以申天主教之说。第一篇为人寿既过,误犹为有;第二篇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