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筹洋刍议

筹洋刍议

一卷。薛福成(1838-1894)撰。薛福成,字叔耘,号庸盦,江苏无锡人。同治六年(1867),副贡生,入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府,以劳绩历保选用同知。后随李鸿章办洋务。光绪十年(1884),授浙江宁绍台道,适中法战争起,在镇海拒敌,相持四十五日,法军终不得进。光绪十四年,任湖南按察使。次年出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称赞西方君主立宪制度,主张效法西方,为晚清著名思想家。有《庸盦全集十种》传世。《清史稿》、《清史列传》俱有传。光绪五年(1879),为缓解中国边疆危机,撰成此书进呈北洋大臣李鸿章以备参考。作者痛感当时日本吞并琉球,沙俄占据伊犁,西方列强觊觎我国的局势,提出变法主张以图强,筹商政矿务,以夺洋人之利,为富民富国之基。主张兴火轮、舟车、电报,增强陆海军实力。陆上防务巩固的同时,水师要扬威海上,使敌不敢起挑衅之心。这些议论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对近代国防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书有光绪七年(1881)中国驻伦敦大使馆印本、光绪十三年薛氏自刊本、光绪二十三年上海醉六堂石印本。

猜你喜欢

  • 正部论

    一卷。汉王逸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王逸字叔师,后汉宜阳人。顺帝时侍中。著《楚辞章句》及《赋诔书论杂文》,共二十三篇。《隋书·经籍志》为儒家。梁有王逸《正部论》八卷,失传。马总《意林》载《正部》

  • 寰宇访碑录

    十二卷。清孙星衍、邢澍撰。孙星衍,详见《京畿金石考》条。邢澍,详见《金石文字辨异》条。书前有嘉庆二年(1797)七月孙氏自序。书中所录诸目,自周起,止于元末,除石刻外,还有各家收藏的古砖古瓦。在各石刻

  • 鼓山志

    十四卷。清黄任撰。黄任,字莘田,福建永福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广东四会县知县。鼓山在福州府城东三十里。清僧善缘著灵源集。黄用中改为鼓山志。后谢在杭、徐兴公、僧元贤相继纂辑。黄任认为,旧志

  • 学礼管释

    十八卷。清夏炘(?-1870)撰。夏炘,字心伯,安徽当涂县(今安徽当涂)人。为婺源教谕十八年,刊发《小学近思录》,示学者入德之门;咸丰初年倡办团练;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延入幕,后擢升颖州府教授;其为学

  • 后缇萦传奇

    一卷。清汪宗沂(1837-1906)撰。汪宗沂字仲伊,一字咏春,号弢庐,歙县(今属安徽省)人。他出身于望族,家中富有藏书,聪敏早慧,幼承母教,勤学不辍。光绪六年(1880)进士。光绪二十一年(1895

  • 复社姓氏

    一卷。明吴应箕(详见《启祯两朝剥复录》)撰。复社之兴始于孙淳、吴,至张溥、张采迅速扩大,举南北七社合而为一,参与之名流学人达三千余人,其势可以掀动朝政,改变舆论。易代之际,多慷慨赴义杀身成仁之士,其节

  • 明史

    三百三十二卷。清张廷玉(1672-1755)等修撰。张廷玉字衡臣,号研斋,(或作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改庶吉士,雍正时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居官五十年,卒谥文和。著有《澄怀园全

  • 垂光集

    二卷。周玺撰。周玺,字天章,号荆山,明代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弘治丙辰(1496)进士,官至礼科都给事中,为刘瑾所构,斃于廷杖,刘瑾败后,礼科给事中孙祯疏讼其枉,诏复官,荫其一孙。《垂光集》上卷载疏十

  • 国史金学士传

    一卷。清金兆蕃编撰。兆蕃,清末浙江秀水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金学士即兆蕃父金福曾。福曾以军功保知县,其后屡屡赈灾治河,多次为大府保奖。清国史馆为纳福曾入国史循吏传,先后撰有三稿,兆蕃汇集成书,并为之跋

  • 使琉球记

    一卷。清张学礼撰。张学礼,字立庵。镶蓝旗汉军,官至广西道监察御史。康熙元年(1662),时任兵科副理事的张学礼与行人司行人王垓奉使册封琉球国王尚质,此为清政府首次向琉球派遣使臣。本书即记载此事。前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