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算法统宗

算法统宗

又名“直指算法统宗”十七卷。明程大位(1533-?)撰。程大位字汝思,号宾渠,安徽休宁人。少时善算学,对文字学和数学感兴趣。壮年游吴楚经商二十余年,遇有算数书籍,辄厚值购读,收罗了许多古代与当代的数学书,专心研习,至忘寝食。明万历壬辰(1592)年届六旬退居新安(即休宁所在之郡),举毕生习得诸家算学之所长,附以自己研究之所得,提纲挈要,缕析支分,撰《算法统宗》十七卷。这是一部用珠算盘为计算工具的应用数学书,共有五百九十五个应用问题,绝大部分是从传本数学书中摘录的;六年之后,程大位又对《算法统宗》删其繁芜,揭其要领约束为四卷《算法纂要》刊行于世。《算法统宗》首篇阐述数之本原:“揭河图洛书,见数有本原”,颇有数字神秘主义思想。卷一卷二主要有数学名词与各种数学词汇的解释,大数、小数记法,度量衡单位,其中重要的还有珠算口诀,并以实例说明口诀在珠算盘上的使用方法。珠算口诀得自筹算法则及口诀,加、减法称为“上”、“退”法,如上法诀“一上一”,“一下五除四”、“一退九进一十”等;退法诀有“一退一”,“一退十还九”,“一上四退五”等。乘法口诀即筹算的九九口诀,除法为九归口诀。在卷一中程大位指出了两者区别在于:“九九合数”应“呼小数在上,大数在下”;“九归歌”应“呼大数在上,小数在下”。为解决多位数除法定位,元丁巨《丁巨算法》(1355)给出了“撞归”,元贾亨发展提出“起一法”。程大位记录的撞归起一口诀是“一归:见一无除作九一,起一下还一”。“二归:见二无除作九二,起一下还二”。……卷三到卷十二为应用问题解法汇编,各以《九章》的章名作标题,改粟米为“粟布”,改盈不足为“盈朒”。在卷三“方田”中有一“丈量步车”,并绘有图形,那是一种程大位自己创造的测量工具,以竹蔑制造,类似现在的卷尺。卷六、七中程大位首先提出了“蝉联算法”即珠算开平方、开立方法,其步骤与筹算术相同,只改原来的上、下陈列为左、右并列,便可依术演算。在卷六已知球积求径,仍沿袭《九章》开立圆术的错误公式。书中还载有开方作法本原之图,仅及五乘,并无算例。在讨论“方程”(即一次方程组)算法时,头绪纷繁,没有一贯的解法。卷十三到卷十六为“难题”汇编,这些题目以诗歌形式表达,含义较隐晦,但解法极简单。卷十七“杂法”为前面未论及的各种算法,值得提及的是书中还记载了一些外来的笔算方法,如“铺地锦”乘法、“一笔锦”算法等。其编写体例和内容颇受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的影响。全书最后附录“算经源流”著录了1084年以来的数学书籍五十一种,至今只剩十五种了。《算法统宗》流传广泛,明清两代多次翻刻,风行宇内,梅珏成加以改编得《增删算法统宗》(1760),李之藻《同文算指》也摘录了很多《算法统宗》的应用问题。该书流传到国外,对日本和算产生影响:“吉田光由的《尘劫记》是基于《算法统宗》而来的著作”。(三上义夫)《算法统宗》主要版本有1716年程大位族孙程世绥翻刻本;1726年《古今图书集成》本。明刻本国内尚存五部:北京图书馆藏四部,安徽图书馆藏一部;原刊本现存当代中算史家严敦杰处。

猜你喜欢

  • 淮城纪事

    一卷。①明不著撰人名氏。该书记甲申(1644年)春李自成率农民军进军京师,预遣部下至山东、河南充任官吏,安抚地方,四处招降。时明朝淮抚路振飞、按台王燮同备兵守御,拒不归顺,并杀害大顺遣官。李自城攻占北

  • 左传国语国策评苑

    六十一卷。明穆文熙(详见《七雄策纂》条)编。其中《左传》三十卷,《国语》二十一卷,《战国策》十卷。《左传》选用的是杜预注和陆德明释文,但只标有杜预名,而不标陆德明名。《国语》选用的是韦昭注,宋庠补音。

  • 藏山阁存稿

    十九卷。钱澄之(1612-1693)著。钱澄之本名秉镫,字幼光,更字饮光,安徽桐城人。明诸生,弱冠时,以诋阉党闻名,崇祯时以明经荐于京师。入清后,杜门课耕,自号田间老人,有《田间集》。是集凡十九卷,有

  • 绣墨轩词稿

    一卷。清俞庆曾撰。生卒年未详。俞庆曾,字吉初,浙江德清人。上元宗舜年继室。词中多寒覃通叶,又踏莎行语与水韵,菩萨蛮翻与水韵,皆失律之甚者。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刊本。

  • 三经见圣编

    一百八十卷。明谭贞默撰。贞默字梁生,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崇祯六年(1628)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此书前自序,称六经无非孔经,而《论语》为善;子思之书,今名《大学》、《中庸》,实为《中庸

  • 畏庐文集

    一卷。《续集》一卷。《三集》一卷。《诗存》二卷。《论文》一卷,《琐记》一卷。清林纾(1852-1924)撰。林纾,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另署冷红生。光绪举人,曾任教京师大学堂。早年参加维新运动,辛

  • 论语比

    一卷。清沈道宽撰。道宽字栗仲,大兴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二十年才中进士。是书称天子教人始终一个“学”字,处世接物只一个“礼”字。致知格物在于学,入圣之阶在于礼。弃学而言致知格物,是舍本而求末;

  • 草书千字文

    一卷。唐欧阳询书。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洲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弘文馆学士等。工书法,学“二王”,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体,为唐代著名书家之一。欧阳询所书之《草书千字文》,曾与唐太宗

  • 四书小参

    一卷。附问答一卷。明朱斯行撰。斯行字道之,署籍西陵(今湖北黄冈县西北)。是书以禅理说经,慧舌澜翻,时生妙悟。其中有说理极精,足以补旧训之不及。如解“格物”,谓“格训至,亦有潜孚之意。如远人格,君心格,

  • 子汇

    三十四卷。明周子义等辑。周子义字以方,嘉靖乙丑年进士,曾任学官。《子汇》盖其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兼摄祭酒时所编刊,为子部书汇编。首儒家:收《鬻子》逢行珪注、《晏子春秋》、《孔丛子》、《贾子新书》、《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