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纪录汇编

纪录汇编

二百一十六卷。明沈节甫(生卒年不详)撰。沈节甫,字以安,号锦宇,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四十七年(1619)进士,历祠祭郎中,万历间累官工部左侍郎。疏请省浮费,核虚昌,止兴作,减江浙织造,停江西瓷器,不报。中官传奉,节甫持不可。又曾献治河之策,语凿凿可用。致仕卒。天启初追谥端靖。喜藏书,著有《玩易楼藏书目》、《忍书续编》、《纪录汇编》等。此书刊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所收之书均为明朝开国至嘉靖以前的君臣杂记、诗评、志怪、时事之作,共计123种。《四库全书总目》记为119种,盖所用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为残缺本所至。卷首有阳羡陈于廷序。序云:“顷余按部之暇,得睹沈司空所裒辑《纪录汇编》若干种,虽稗官野史之流,然要皆识大识小之事,因亟登梓,以广同好。”序以下分类编次,以同一史实集中在一起。卷一至卷九,为明太祖至世宗之御制诗文,如明太祖之《御制皇陵碑》一卷,明宣宗之《宣宗皇帝御制诗》一卷等。卷十至卷十五,记君臣问对及恩遇诸事,如明世宗之《敕议或问》、刘基之《国初礼贤录》一卷等。卷十六至卷二十三,专记英宗被瓦剌所俘与景帝监国之事,如《正统临戎录》一卷等。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五,则记世宗南巡往还之纪。卷二十六至卷三十四,则为太祖、成祖平定诸方之录,如宋濂之《平汉录》一卷等。卷三十五至五十六,则中叶以后绥定四夷之绩。卷五十七至卷六十六,为巡视诸藩国者之见闻,如费信之《星槎胜览》一卷、黄福之《奉使安南水程日记》一卷等。卷六十七至卷九十六,为明代诸帝政治之纪载,如《皇朝本纪》一卷等。卷九十七至卷一百二十三,则为名臣贤士科第人物之传记。至卷一百二十四以下,或时贤之笔记,或朝野之遗闻,或游赏之日记,或摘抄、或漫录,或志怪录,或垂格言。卷帙甚富,足以广见闻而怡心目也。但也因卷帙浩繁,体例略显冗杂不一。如对所收之书,有全载者,有摘抄者,甚或有一书而全录其半、摘抄其半者。去取存留未能划一。有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阳羡陈于廷刊本,共72册,现收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还有《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另外燕京大学图书馆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排印《纪录汇编选刊》,共收辑九种书,即明太祖《御制皇陵碑》一卷,《御制西征记》一卷,《御制平西蜀文》一卷,《御制孝慈录》一卷,《御制纪梦》一卷,明宣宗《御制广寒殿记》一卷,明世宗《敕议或问》一卷以及佚名者之《皇朝本纪》一卷,《正统临戎录》一卷。

猜你喜欢

  • 西昆酬唱集

    二卷。宋杨亿(974-1020)编。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杨亿七岁能文,十一岁诏送阙下试诗赋,受宋太宗及大臣宠爱。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试翰林,赐进士。宋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参与编

  • 去伪斋文集

    十卷。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字叔简,号心吾(一作新吾),河南宁陵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官刑部侍郎。著有《四礼疑》,已著录。是书为其孙吕慎多等所刊,共十卷。坤于明季讲学诸儒中,

  • 捕蝗要说

    见《捕蝗要诀》。

  • 经窥续

    八卷。清蔡启盛撰。其生平事迹见《余烬经窥》。是书首有汤寿潜序。这是接着前一本书续刻的本子,距丙戌年(1886)已经十七年了。篇中偶有署甲子(1864)者,是其游宦之作。由于蔡启盛不能流利地表达思想,语

  • 冲虚至德真经

    见《列子》。

  • 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一切经音义

    ①二十五卷。唐释玄应撰。玄应是贞观末长安大慈恩寺的翻译僧,卒于贞观以后。《大唐内典录》卷五云:“应博学字书,统通林苑,周涉古今,括究儒释。昔高齐沙门释道慧为《一切经音》,不显名目,但明字类,及至临机,

  • 四书自课录

    无卷数。清任时懋撰。任时懋字又新,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书首有魏廷珍序及时懋自序。书旨大致宗朱子,认为“发明四子之书者,《朱子章句集注》也;发明《章句集注》者,《朱子或问》、《精义》、《辑略》、

  • 太原段帖

    四卷。清段叔玉(生卒年不详)刻博山书。段叔玉,生平不详,为傅山的同乡后辈,工于刻石,为傅山之子傅寿髦所赏识,学傅山书,故收藏甚多。该帖刻成于康熙癸亥,此帖中皆为傅山七旬以后所收,多录古人诗文,自书较少

  • 学算笔谈

    十二卷。清华蘅芳(详见《代数术》)撰。《学算笔谈》是华蘅芳对数学诸方面的一部介绍评论性著作,也是一部通俗浅近的教科书。前六卷于1882年完成,后又续成六卷,共得十二卷。《学算笔谈》卷一到卷五论算术,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