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典释文补续略例

经典释文补续略例

一卷。汪远孙(1789-1835)撰。汪远孙字久也,号小米、借闲漫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据《清史列传》记载:“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官内阁中书。”家中有著名的藏书楼“振绮楼”濒西湖。曾与里中耆彦结“东轩吟社”。汪以为经学乃“根柢之学”,排日读《十三经注疏》,把心得辑为考异。于《国语》功夫尤深,尝辑贾逵、虞翻、唐固之说,附以王肃、孔晁两家,撰《三君注辑存》四卷;于韦氏《注解》伪者驳之,缺义者补之,辞意有未昭晰者详说之,搜辑旧闻,博求通语,为《国语发正》二十一卷;以公序本以及他书校“明道本”,为《国语考异》四卷。又曾与嘉兴钱泰吉为校史之约,校《汉书地理志》二卷。陈奂游杭州,与汪友善。汪临终遗书嘱陈,为其编定所著书,陈阅数年才编讫。著作有:《三家诗考证》、《世本集证》、《借闲生诗》三卷、《词》一卷。还有《借闲随笔》一卷,《辽史纪年表》一卷,《西辽纪年表》一卷,《振绮堂遗书》等。《经典释文补续略例》为其弟迈孙所辑。先是远孙欲就卢文弨刻本《经典释文》,拟撰补续,未及就章仙逝。只存条目,大约摘自陆德明以前之书,而释文未及摘采或摘采不尽的,至唐人则择善而从,在宋人书中,有摘采汉儒音训者,也不遗弃。又认为此书自周显德、宋建隆、开宝、咸平、景德,递经修改失真,当悉据丁度《集韵》、贾昌朝《群经音辨》补入。拟续条目,大约认为陆氏书止录于梁陈,而从唐末迄明,亦不可缺。并且减去老庄加入孟子,别出《大学》、《中庸》,唯《易》、《诗》、《论》、《孟》《大学》、《中庸》、《孝经》都以朱子为注。《书》用蔡氏,《礼》用陈氏,《仪礼》用朱子、黄氏。《春秋》、《周官》、《尔雅》仍依旧原书而附以各家之说。其拟补者,又有更定条目,无大差别,末尾附应摘引书目,并且载汪远孙与陈扶雅、严厚民往复商榷诸手札。迈孙在其书后作有《跋》语。收入宣统刊本《振绮堂丛书》。

猜你喜欢

  • 中都四子集

    六十四卷。明朱东光(生卒年不详)编。东光,字元曦,浦城(今属福建省)人。隆庆进士。官分巡淮徐道。曾以老子在毫,庄子在濠梁,管子在颖,淮南子在寿春,皆为中都所辖之地,因此便和凤阳府知府张云登共同收集编辑

  • 大成礼乐集

    五卷。明史记事撰。记事字义伯,号莲勺,陕西渭南人,进士,官至御史。作者感慨国家祀孔,自太学而外,只有府学还稍具形式,至州县则草率简陋,因而作此书。此书有关中督学陈启元等人作序及作者自序,共五卷:卷一卷

  • 春秋列传

    五卷。明刘节(生卒不详)撰。刘节,字介夫,号梅国,大庚(今江西省大余县)人,明宠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春秋列传》取《春秋》内外传所记载的列国诸臣202人,按类别,分别为之作传,从“

  • 周易象旨决录

    七卷。明熊过(生卒年不详)撰。过字叔仁,号南沙,富顺(今四川富顺)人,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明史·文苑传》附载陈束传中,称其与陈束、王慎中等人并称“嘉靖八才子”。熊过研思经训,实不止以文章著名。据过自

  • 述本堂诗集

    十八卷。清方登峄(约1698年前后在世)、方式济(约1723年前后)、方观承(1698-1768)三代人合撰。方登峄,字凫宗,号屏垢,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贡生,官至工部主事,为戴名世所

  • 富川县志

    ①十二卷,清叶承立纂修。叶承立,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进士,乾隆十九年(1754)任富川知县。考汉置富川县,属苍梧州,三国吴改属临贺郡,隋初属贺州,后改属始安郡,唐改复水,寻复故,明属平乐府。县

  • 自娱吟草

    四卷。清金廷桂撰。生卒年未详。金廷桂字染香,自号石顽,江苏常熟人。诸生。生平勉学笃行,味道守真,喜读马班三史,于班书尤熟,成《三史札记》二十卷。其诗稿甚富。沈曾植为选一百八十五篇。金廷桂年逾八十,手定

  • 慧琳一切经音义

    一百卷。唐代释慧琳(737-820)撰。慧琳,俗姓裴,疏勒国人,幼习儒学,出家后住京师西明寺,师事不空三藏,对印度的声明、中国的训诂,都有深入的研究。在以往各家音义基础上,他更根据《韵英》、《考声》、

  • 中庸阐要

    一卷。清张恩霨(详见《论语论略》)撰。首有自序二首。是书与其所著《大学阐要》相表里,以为孔子著《孝经》一书,子思传衍家学,鬼神章以前,为尽人之学。诚明章以后,为合天之学。其中大孝数章,看似绝不相类,反

  • 钝斋文钞

    七卷。清杨兆蟾(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杨兆瞻字又平。江西瑞金人,生卒年均不详。本集前有杨兆蟾自序。《自序》说,其著文三百余首,淘汰其三分之二交付刊印。此抄文均为杨兆蟾自定。张尚瑗《序》称,“其文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