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安邱县志

续安邱县志

二十八卷。清任周鼎修,王训纂。任周鼎字玉铉,陕西泾阳人,拔贡出身,顺治十五年(1658)任安邱知县。王训,邑人,进士出身,曾任万泉知县,因仕途不得志,罢官归里。按《安邱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熊元后,距其时已有八十年。余年,其间战乱不已,然户口之登耗,风俗人才之盛衰,疆域建置之更易,倘若任其销沉,莫为搜辑,则日复一日,文献将至无征。任周鼎掌安邱后,乃聘王训为编纂,采辑编次,历时数月而书成。《续安邱县志》康熙元年(1662)刻本。此志目录为二十五卷,实为二十八卷。此志体例基本承袭旧志,仅减去地理、封建及俷德三类,旧志每篇前皆有小序,今仍其旧,典章故事,凡旧志已详载者,此志皆从略。对旧志之谬误与缺略,则为之补订,其义例精详,文辞雅洁,不愧为善本。尚有康熙十一年、十五年、二十一年补刻本和民国三年(1914)石印本。

猜你喜欢

  • 芝园定集

    五十一卷。《别集》十一卷。明张时彻(1504-?)撰。张时彻,字维静,号东沙,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郊)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著有《善行录》、《明文苑》等。是集分二编,一曰《定集

  • 周易张氏义疏

    一卷。辑佚书,陈张讥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张讥字直言,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人,陈国子博士,东宫学士。其事见《南史》本传。其作《易》义疏,《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均作三十卷

  • 郢垩集

    十二卷。明范守己(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范守已,字介儒,洧川人。生平详见《御在子集》(辞目)。是集凡十二卷,但其编次则于宦游所至,各为一集。有《西稿》、《雪间稿》,《北行稿》、《吴中稿》。诗文词赋

  • 独诵堂遗集

    六卷。清李佳(约1870-1902)撰。李佳,字瘦生,江苏丹徒人。诸生。少家贫力学,结发读书,即肆力于汉魏之文。他对建安以来迄李唐之诗,尝为《二十四贤赞》,首推屈原,次列宋玉、贾谊、司马相如、王褒、扬

  • 秀野草堂

    六十六卷。清顾嗣立(1665-1722)撰,嗣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进士。选庶吉士,改中书,因疾归故。顾嗣立博学有才名,喜藏书,尤工诗,性豪于饮,当时称为酒帝。辑有《元诗选》、《注韩昌黎》、《温

  • 吕氏杂记

    又名《侍讲杂记》、《侍讲日记》,二卷。北宋吕希哲(1039-1116)撰。吕希哲字原明,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吕夷简之孙,吕公著之子。初以父荫入官,吕公著为相之日,不求进取,沉沦下僚,管库近十年。吕公

  • 江止庵遗集

    八卷。明江天一撰。生卒年未详。江天一,本名景,字文石,安徽歙县人。世居寒江,村人称寒江先生。年三十六始补郡弟子员。明亡,随其师金声举义兵,兵败被处死。事迹具详宁都魏禧撰传。清汪琬有《江天一传》,叙述其

  • 别本十六国春秋

    十六卷。旧本为魏崔鸿所撰,载于何镗汉魏丛书中。其书出在屠乔孙本之前。十六国各为一录,并列僭伪之主有五十八人,但其余诸臣皆不为立传。全为载记之体。考察《崇文总目》有《十六国春秋略》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司

  • 二王帖选

    二卷。明代章杰选刻。章杰,字子俊。生卒年不详,大概是明嘉靖时(1522-1567)人,原籍为今江苏苏州一带。该帖成于明嘉靖戊申(约1548),分上、下两卷。其中上卷有《右军像》、《定武兰亭》、《告墓文

  • 经书言学指要

    一卷。清杨名时(详见《周易札记诗经札记四书札记程功录》)撰。名时曾官云贵总督兼管巡抚事,雍正六年,因借欠亏空等事革职。闲居云南六七年,本书即作于此时。书前有弁言。全书摘引《易》、《论语》、《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