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耳食录

耳食录

初编十二卷,二编八卷。清乐钧撰。乐钧初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江西临川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六年(1801)举人,以后屡次会试不中。家贫,同母亲居江淮间。乐钧是江西继蒋士铨之后有诗名的人。著有《青芝山馆诗文集》、《耳食录》。《清史列传》、《清史稿》有他的传。《耳食录》为笔记小说集,初编一百一十二篇,二编八十七篇。此书内容写狐鬼故事、青年男女恋情、里巷谐笑、名人轶事等。书约成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至五十九年间。写法接近《聊斋志异》。曾有乾隆末年原刊本,道光、同治年间的重刊本。民国初年文明书局和进步书局的石印本均系五卷本,非足本,次序亦和原刊本不同。1987年时代文艺出版社排印出版。

猜你喜欢

  • 增修校正押韵释疑

    五卷。南宋欧阳德隆撰,郭守正增修。欧阳德隆,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进士。郭守正,字正己,自号紫云山民,学者称紫云先生。初德隆以《礼部韵略》有字同义异、义同字异者,遂因监本详加考辨,撰《押韵释疑》五卷

  • 春秋公羊传笺

    十一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王闿运是清末著名学者、今文经学家,著作很多,有《周易说》、《尚书笺》、《尚书大传补注》、《诗经补笺》、《礼经笺》、《周官笺》、《礼记笺》、《春秋例表》、《春秋公羊

  • 易象汇解

    二卷。明陈士元(见陈士元《易象钩解》条)撰。据《易象钩解》自序,陈士元曾作《易象汇解》二卷。《归云别集》中自五十八卷至六十一卷为《易象钩解》,六十二卷至六十三卷为《易象汇解》。上卷为天文解、地象解、人

  • 二十六家唐诗

    不分卷。不著编辑者名氏。二十六家为:李峤、苏颋、虞世南、许敬宗、李颀、王昌龄、崔颢、崔曙、祖咏、常建、严武、皇甫冉、皇甫曾、权德舆、李益、司空曙、严维、顾况、韩翊、武元衡、李嘉祐、耿湋、秦系、郎士元、

  • 才兹经说

    二卷。清末王兆芳撰。兆芳字漱六,江苏崇川人,生卒年不详。曾就学南菁书院,为经学家黄以周的高足弟子。治经尤长于三礼。篇名“才兹”,取草木初生滋益之义。此书解经,不乏佳作。如“说稽古”,融会贾逵、马融、郑

  • 李相国论事集

    六卷。旧本题《李深之文集》,唐李绛撰。实为唐史官蒋偕辑录李绛生前论奏编纂而成,卷首有蒋偕大中五年序文一篇,已有说明。李绛(764~830)字深之,赞皇(今属河北)人。宪宗朝宰相,佐宪宗平定藩镇有功。文

  • 周氏玄通记

    见《冥通记》。

  • 赵岐三辅决录挚虞注

    一卷。清黄奭辑。《隋志》载《三辅决录》七卷,太仆赵岐撰,挚虞注。《后汉书·赵岐传》载,岐著《三辅决录》,传于时。章怀注引《决录序》云:“近从建武以来,暨于斯今,其人既亡,行乃可书,玉石朱紫,由此定矣,

  • 欣赏编

    无卷数。不著撰人姓氏。在书首徐中行序中称此书为沈润卿撰。经后人佐以《千顷堂书目》考之,乃知为明沈津撰。沈津,字润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武宗正德年间选入太医院。著有《邓尉山志》、《吏隐录》等。沈津

  • 大学补释

    一卷。清张承华撰。承华其人详见《大学臆解》条。是书有承华自序,以为《大学》一书自朱王异论,遂成聚讼,然朱子之可议在更定节次,其义理则孔门之正传:阳明之可议在格物之解,其古本则戴记之原文。今本古本文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