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茶经

茶经

三卷。唐陆羽(733-804)撰。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苧翁,号东冈子,又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上元初年隐居苕溪,诏拜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皆不就职。闭门著书,不时独行田野中,诵诗击木,痛苦而归。以嗜茶闻名,著有《茶经》,旧时被人们奉为“茶神”。《茶经》上卷,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三部分。茶之源,主要记述茶之产地、形状、优劣。茶之具,主要记述采茶、制茶的用具。茶之造,主要记述采茶、制茶的经过。中卷,为茶之器,主要记述煎茶、饮茶的用具。下卷,主要记述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全书十类,其文实九,所谓图,是指统上九类,书于绢素,张挂起来,非另有图。是书言茶十分精备,文字古朴典雅,可资后世借鉴考证。现存《百川学海》本、《说郛》本、明刊一卷本、明刊吕氏十种本、《唐宋丛书》本、《学津讨原》本、《格致丛书》本、汪士贤刊本、《百名家书》本、清钞本、《唐人说荟》本、《四库全书》本、《湖北先正遗书》本、1983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傅树勤、欧阳勋《陆羽茶经译注》等。

猜你喜欢

  • 敦艮吉斋诗存

    二卷。《文存》四卷。清徐子芩(?-约1876)撰。附《劫余小录》一卷。徐元叔撰。徐子芩,字西叔,号易甫,一号毅甫,晚号龙泉老牧。安徽合肥人。道光举人。不求官,耕牧山中,以“狂人文士”居。《敦艮吉斋诗存

  • 八卦方位守传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系节录大传易有太极天一地二及天地定位各节,而以象数方位说之。其体例与《大衍守传》、《大衍一说》大致相同。作者以为五十五、四十五二图为八卦之所由生,即方位之所由定。认为宋儒所谓后天

  • 陵水县志

    十卷。清瞿云魁纂修。瞿云魁,顺天(今北京市)人,乾隆五十七年(1791)任知县。旧志修于清康熙间县令高首标,至乾隆十年(1745)县令卫飏骏第二次复修,当志告成时,卫飏骏离任,未及付剞劂,遂手录一册。

  • 潭柘山志

    二卷。神穆德撰。神穆德,清宗室,镶红旗都统,曾任镇守朔平府等处建威将军。潭柘在京西七十里。山本自太行,冈连西山,称太行第八陉。山势险峻,上干云霄。挹抱回环,峦重岭复。主山以培当群山之心,九峰扆而立。古

  • 钱子语测

    二卷 见《钱子测语》。

  • 心传录

    三卷。《日新录》,一卷。南宋于恕(生卒年不详)编。于恕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于恕自序,可知其为张九成的外甥。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游

  • 净慈寺志

    二十八卷。清释际祥纂辑。净慈寺创建于吴越,至明天启间,住僧大壑,始修寺志十卷。清乾隆初,僧篆玉葺续志,裁去数十页,皆大辂椎轮之作。雍乾之际,屡奉特旨修葺,遂为东南巨刹。全志28卷,卷首谕旨、御制文、御

  • 书髓楼藏书目

    七卷。水竹村人编。清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别号弢斋,又号水竹村人,直隶天津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曾助袁窃国,失败后,隐居天津租界,编书、赋诗、写字遣兴

  • 日南读书记

    十八卷。清末民国初沈家本(1840-1913)撰。家本字子惇,号寄簃,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平生致力于法律之学,著述亦多。又博览群书,于经史小学

  • 写本春秋穀梁传集解

    一卷。晋范宁撰,唐朝人写本。该本在清光绪年间于敦煌出土。起于庄公十九年,止于闵公二年,前面脱数行,后题“春秋穀梁庄公第三、闵公第四”,合为一卷。又后题“龙朔三年(663)三月十九日书吏高义写”,又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