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萧县志

萧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潘熔修,沈学渊、顾翰纂。潘熔,字朗斋,浙江吴兴人,官至同知知州,嘉庆十八年,以办理防堵事宜自江都调任萧县知县。沈学渊,字涵若,江苏宝山县人,嘉庆十五年举人,二十年纂成《萧县志》,后应浙闽总督孙准聘修省志,留闽七年,归卒。此志辑补旧志之缺,订正旧志之讹误。凡有采辑必注原书,或在每条之前,或在每条之末,或在标题之下,标以“新增”二字,以别旧志。于疆里沿革,辨析尤详,其据《一统志》断萧县属古之豫州,不苟同于府志,以补《禹贡地理今释》之缺。其体例惟谨详简,引证翔实,足称志乘中之名志。有清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君国考

    五卷。清李元(?一1816)撰。李元字太初,号浑斋,湖北京山(今属湖北省)人。乾隆乙未(1775)大挑一等,历任四川仁寿、金堂、南充诸县。学问赅洽,文笔渊雅,著述很多,官蜀时刊《浑斋七种》,又有《五礼

  • 圣学知统录

    二卷。清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撰。记载儒学前后相继系统。上起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中及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下至朱熹、许衡、薛瑄,共26人。每人各为纪传,并引诸儒之说附于各条之下,而衷

  • 易鼎三然

    无数卷。明朱天麟撰。天麟字震青,一字游初。江苏吴江人。寄籍昆山,崇祯元年(1628)进士。由兵部主事改授编修。南明时桂王朱由榔,以天麟为大学士,卒于广西。此书成于崇祯三年(1630),把读《易》比喻为

  • 内业

    一卷。周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辑。《汉书·艺文志》儒家《内业》十五篇。《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不著录,佚已久矣。王应麟《汉志考证》谓《管子》有《内业》篇,此书恐亦其类,马国翰即据《管子》录入,

  • 读礼条考

    二十卷。清王曜南撰。安徽婺源县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皆不详。王曜南平生致力三礼。因礼书自汉郑玄以来异说蜂起,而宋儒则一反汉儒重考据的传统专重“理”、“义”。王曜南则吸取汉儒、宋儒各自的长处,尤推崇宋儒,

  • 雕菰楼易学

    四十卷。清焦循撰。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世居江都黄珏桥,分县为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嘉庆举人。一生著述颇多,于《易》学有《易通释》二十卷、《易图略》八卷、《易章句》十二卷、《周易补疏》二卷

  • 孙庞斗志演义

    二十卷。明本题“吴门啸客述”。复有题“澹园主人编次,清修居士修订”者。作者真实姓氏不详。书成于明末崇祯年间。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又名《前七国志》。书二十卷二十回,每回有偶句题

  • 春秋合题著说

    三卷。元杨维祯(1296-1370)撰。维祯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山阴(今浙江山阴)人。元末文学家。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后任江西儒学提举,避兵未上,浪迹浙西山水间。明初召诸儒考礼乐,于洪武

  •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 素问玄机原病式

    一卷。金刘完素(约1120-1200)撰。医经类著作。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今属河北)人。人称刘河间。金承安年间,章宗征召不就,又赐号高尚先生。为河间学派开山鼻祖,后世尊为金元四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