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衎石斋纪事稿

衎石斋纪事稿

十卷。《续稿》十卷。《刻楮集》四卷。《旅逸小稿》二卷。《续良吏述》一卷。清钱仪吉(1783-1850)撰。钱仪吉字蔼人,一字新梧,号衎石,一号心壶(又作星湖),又自号衎山樵。浙江嘉兴人。嘉庆进士,选庶吉士,曾任户部主事,迁至工科给事中。罢官后主讲广东学海堂、河南大梁书院。治经先求古训,博考众说,而折衷以本文大义,不持汉、宋门户。著有《皇舆图说》、《碑传集》等,均传于世。草创未就之作亦多。《衎石斋纪事稿》收作者生平之杂著,各色文体,政事、余情皆在其中。钱仪吉古文辞无所师承,文虽不工,事则据实,或可当“笔谈闻见录”视之。其人好学深思,又从政日久,识高而心静,达事理,通性情;其文假事以托意,循末而见本,正容庄论,发人以思,又谓“大文合理,小文惬情,情理两得,浩气纵横”(见本书题辞)。集中骈俪之文仅存一二,亦皆记事之作,别有手定俪体约数十首,名《飏山楼稿》。作者曾自定诗稿,依年为序,名《闽游集》、《北郭集》、《澄观集》、《定庐集》、《浚稿》等。所收《刻楮集》为道光十年(1830)、十一年(1831)、十二年(1832)三年所作;《旅逸小稿》则是道光十二年、(1812)十三年(1813)舟车羁旅之作。《飏石斋纪事稿》初刻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续稿自定于道光二十九年,初刻于咸丰四年(1854年),后板毁于兵燹。其子彝甫于光绪六年(1880年)重刻,而仅《刻楮集》、《旅逸小稿》两集诗系存于旧刻之中。

猜你喜欢

  • 大学讲语

    一卷。中庸讲语 一卷。论语类解 二卷。孟子类解 十一卷。清王辂撰。王辂字少白,安昌(今河南确山)人。在武陟讲席时,撰成《大学讲语》《中庸讲语》说略,许振祎为之作序。其后又续成《论语类解》、《孟子类解》

  • 魏书札记

    李慈铭(1830-1895)撰。李慈铭,字炁伯,号莼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文学家。光绪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性狂傲,不避权要,通经史百家、工诗及骈文,著有《越缦堂日记》、《白华绛跗阁诗集》、

  • 林泉高致集

    一卷。又称《林泉高致》。宋郭思(生卒年不详)撰。郭思,字得之,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熙丰五年中进士,官至徽猷阁待制、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其父郭熙,字淳夫,官翰林待诏直长,亦北宋熙宁年间著名画家,曾取法

  • 铜剑赞

    一卷。南朝宋、齐、梁时期江淹(444-505)撰。江淹,字文通,卒后谥曰“宪”,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江淹年轻时孤贫好学,早年就以文章著名。宋、齐、梁三代都做过官,宋代武帝时任徐州从事;齐代曾任

  • 仪礼郑注句读

    十七卷。附《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清张尔岐(1612-1678)撰。张尔岐字稷若,号蒿庵、汗漫。山东济阳人。隐居教授,不求闻达。博学多识,尤精《三礼》,其学守程、朱之学。曾参加编修《山东通志》

  • 骈语雕龙

    四卷。明游日章(生卒年不详)撰。游日章字学纲,莆田(今河南中牟)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知府。本书以骈偶之词,分类编隶古事。其体例与《初学记》、《事类赋》相同。共分十七门,又分一百五十八个子目。书中唯有

  • 庚子教会受难记

    二卷。英国人李理斐(生卒年不详)译,吴江任延旭笔述。庚子之乱,耶稣传教师及其家属在直隶,山西、山东、浙江、蒙古诸地遇害者,共一百八十六人,计英国九十八人,瑞典五十六人,美国三十二人,中以死于山西、蒙古

  • 沈四山人诗录

    六卷。《附录》一卷。清沈谨学(1799-1847)撰。沈谨学字诗华,又字秋卿,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其人一生务农,为诗自悦,以陶冶风物,抒发胸怀,即使为人佣耕,生活困苦,仍歌啸自如,以致穷困而死。《沈

  • 米海岳画史

    见《画史》。

  • 论礼条牒

    一卷。南朝宋任预(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载是书十卷,注云“宋太尉参军任预撰”。今只存二条,一论帝王之改乐,一论稷坛之方位。盖当时条为上议礼之件,故称条牒,非为说经而作。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