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畴常言

西畴常言

也称《西畴老人常言》,一卷。宋何坦(生卒年不详)撰。何坦,旴江(在今江西境内)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分讲学、律己、应世、明道、莅官、原治、评古、用人、正弊九门,各门之下分条记事,间加评论。《四库全书总目存目》谓其书“大抵因旧说而衍之,其讲学篇谓性与天道子贡不得闻,而以后世学者窃袭陈言,自谓穷理尽性为妄;明道篇谓儒者之待异端,甚于拒寇敌,盖皆有为而发。然其论心如槃水,措之正则表里莹然,微风过之,则湛浊动于下,方未动时,非有以去其滓污也,澄之而已。风之过,非有物入之也,挠动则浊起也。所见颇近于禅。又谓孟子之辟杨、墨,深排峻拒,词费而力殆,其说皆不可训也。”基本上否定了此书,因而不予著录,只作存目。其实,此书所论颇有自己见解,不能以其离经背道而否之。所记律己、应世、用人、正弊等皆有可取,足资参证。今传《百川学海》、宛委山堂《说郛》、《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作《西畴老人常言》,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作《西畴常言》。

猜你喜欢

  • 万寿仙书

    四卷。清曹无极(生卒年不详)编撰。曹无极,字若水,金坛(今属江苏省金坛县)人。编撰有《万寿仙书》四卷。此书裒辑调息导引之法,又采入崔子玉《座右铭》、范尧夫《布衾铭》。此书强调守静默、寡嗜欲为黄老养生之

  • 汉世说

    十四卷。清章抚功撰。章抚功字仁艳,钱塘人,生卒年生平均无考。《汉世说》一书仿照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体例,用以记叙汉人的言行。取材主要以《史记》、《汉书》为主,而杂取他书补益之。全书分十四个门类,即:德

  • 竹叶舟

    二卷。清毕魏(详见《三报恩》)撰。传奇《竹叶舟》共二十九出,由元人所撰《竹叶舟杂剧》演化而来,其故事情节由写陈季卿之事,转为铺叙晋石崇之事。石崇的故事虽以史传为据,但用虚写之法,而结局尤与史实不符。其

  • 孙威敏征南录

    一卷。宋滕元发(1020-1090)撰。滕元发初名甫,字元发,后以字为名,字达道,东阳(今属浙江)人。举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谥章敏。多次出任州郡,号称名帅。《孙威敏征南录》记载宋皇祐四年(1052)

  • 论语梁氏注释

    晋梁觊撰。清马国翰编辑。觊天水人(今甘肃天水)。国子博士。《隋书·经籍志》载晋国子博士梁觊注《论语》十卷。现亡佚。《经典释文》、唐志并同。皇疏引作梁冀,因冀觊音同。马国翰为别于汉跋扈将军梁冀,仍依隋唐

  • 泰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1)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 四书地理考

    十五卷。清王瑬撰。王瑬原名仲瑬,字亮生,江苏吴(今江苏吴县)人。关于四书地理,阎若璩撰有《四书释地》,较为精核,却也不无可议。是书载洪亮吉说,认为中牟在今彰德府汤阴县,援引《管子》、《韩非子》之言为证

  • 此山先生诗集

    十卷。元周权撰。权字衡之,号此山。生卒年不详。处州(今浙江丽水)人。曾游京师,有诗名。与赵孟頫、虞集、揭傒斯、欧阳玄相唱和。此集为陈旅编定,袁桷、欧阳玄为序,揭傒斯作跋。玄序称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

  • 南华经

    见《庄子》。

  • 兼韵音义

    十卷。清殷秉墉撰。秉墉字东桥,天津人。官南阳守,擢四川成绵龙茂观察。秉墉以为官韵甚严,文字音义异同抉摘尤精,春秋两闱,往往一字出入,遂关得失。见诸坊刻者,因而有《韵字辨同》各书,顾第标大旨,证据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