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觅灯因话

觅灯因话

二卷。明邵景詹撰。邵景詹号自好子,明万历时人,生卒年不详。《觅灯因话》为仿效瞿佑《剪灯新话》所作的传奇小说集。作者在书前小引中说,与客人一起阅《剪灯新话》,随后客人讲了一些耳闻目见的古今秘闻,择录下来,客人说可续《新话》,于是名之曰《觅灯因话》。书中所记为元明时代的遗闻琐事,共八篇。内容多为劝善惩恶故事,宣扬封建道德。但作者文笔较为朴实,很少辞藻点染,与《剪灯新话》、《剪灯余话》风格不同。其中四篇被改写为拟话本小说,对晚明小说创作有一定影响。如《桂迁梦感录》被冯梦龙改写成《桂员外途穷忏悔》,收入《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卧法师入定录》被凌濛初改写成《乔兑换胡子宣淫,显报施卧师入定》,收入《拍案惊奇》(初刻)第三十二卷。此书有坊刊巾箱本。清同治年间出版之《剪灯丛话》中收《剪灯新话》和《剪灯余话》二书(均非足本),《觅灯因话》即附刻其后。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周夷校注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刊印,是为现今通行本。

猜你喜欢

  • 西轩效唐集录

    十二卷。明丁养浩(1451-1528)撰。丁养浩,字师孟,别号西轩,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行人,擢御史,官至云南布政使。著有《西轩效唐集录》。是集凡十二卷,诗八卷,

  • 庄子集解

    八卷。清王先谦(详见《尚书孔传参正》)撰。清人注解《庄子》者,有的博采众说以详解,有的不尽依旧注而附己见。集众者难免繁冗,附己意者有违原旨。王先谦作《庄子集解》,熟悉旧注,参合诸说,互推短长,择其善解

  • 眲亭知见传本书目

    十六卷。清莫友芝撰。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眲亭,又称郘叟,贵州独山人。自幼好学,又喜藏书,后因屡试不第,遂绝意功名,出京南游,著述颇多。其对所知所闻古籍版本时有记录,经后人莫绳孙整理

  • 玉井樵唱

    三卷。元尹廷高撰。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生卒年不详。遂昌(今属浙江)人。《遂昌志》称其大德年间任处州路儒学教授。顾嗣立《元诗选》谓其曾掌教永安,秩满至京,谢病归。其诗气格不高,但神思清雋,尚能不染俗气

  • 袖珍小儿方

    十卷 明徐用宣(生卒年不详)撰。徐用宣,衢州(今属浙江省)人。此书首列脉诀,次列方论、针灸图形。共分为七十二门,六百二十四方。旁征博引,广采诸医籍。论述发明颇少,多袭旧文。此书作于永乐年间中期。有嘉靖

  • 安雅堂诗

    《安雅堂拾遗诗》。《安雅堂拾遗文》二卷。《附二乡亭词》四卷。清宋琬(1614-1674)撰。宋琬,字玉叔,号荔裳,别署二乡亭主人。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任户部主事、吏部郎中、

  • 龙城札记

    三卷。清卢文弨(1717-1795)撰。卢文弨字召弓,号矶渔,又号抱经,浙江余姚人。乾隆进士。官至侍读学士,充湖南学政,乞养归田。主讲浙江书院二十余年。著有《抱经堂文集》等。此书为作者掌教常州龙城书院

  • 屯留县志

    ①四卷。清甄尔节修,孙肯获、罗焕章纂。甄尔节字竹亭,号雁川,陕西施县人。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雍正六年(1728)任屯留县知县。在任期,清廉勤慎,听讼公明,一时颇得屯民之景仰。考屯留旧志,创修于

  • 记红集

    四卷。清吴绮(1619-1694)与程洪丹编选。据凡例,本书以“调之醇雅,音之铿锵”为选词标准,共选单调小令四十七体、双调小令一百六十六体、中调一百一十四体、长调一百三十六体。侧重于订谱,不以词的内容

  • 珩璜新论

    又作《孔氏杂说》。一卷。北宋孔平仲(生卒年不详)撰。孔平仲字毅父,又作毅甫、义甫,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秘书丞、集贤校理。元祐中提点江西刑狱,坐置英州。绍圣中,言者劾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