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四十卷。明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编撰。该书是冯梦龙编撰“三言”的第二集,收宋、元、明时期的话本、拟话本小说四十篇。其中可考证认定为宋元旧本的有十七篇。与《古今小说》一样,冯梦龙于该集编录宋元旧本时进行了整理加工。而且对于所取自的旧本,该书中多加小注说明。如第八卷《崔待诏生死冤家》注云:“宋人小说题作《碾玉观音》”;第十二卷《范鳅儿双镜重圆》注云:“原名《双镜重圆》”。书中的明代拟作,第十八卷《老门生三世报恩》一篇,可确知为冯梦龙自撰,其余各篇,或出于明代其他文人,或出自冯氏手笔。但从题目的整饬和行文风格的一致看,即使采录他人所作,也经过冯梦龙的编订整理无疑。全书四十卷为四十篇主要故事,每篇的“入话”部分有的也是一些独立的短小故事。标题或为七言或为八言,上下两篇题目设置成偶对形式。行文中间杂少量诗词,其中《王娇鸾百年长恨》一篇中诗词篇幅较大,主人公之间的答问书信全是诗词,这在全书中是特殊一例。描写婚姻、爱情主题是该书故事内容的主要方面,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两篇故事动人,影响深远,属“三言”中优秀之作。其他的故事也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社会矛盾,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和人心败坏。本集中神仙鬼怪故事不少,各篇中也都分别杂有封建道德思想和宿命果报迷信观念,内容比较复杂。该书刻画人物鲜明生动,情节曲折,是明代白话小说中的上乘之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该书有三种传本,一是金陵兼善堂本四十卷,为足本,今存世二部,一部藏日本名古屋蓬左文库,一部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仓石文库;一是三桂堂王振华复明刊本,三十六卷;一是大连图书馆藏有抄配衍庆堂二刻增补本。近代国内有根据兼善堂本传抄排印的《世界文库》本。195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世界文库》本校以三桂堂本印行,严敦易校注,少数文字有删节,后多次重印。1992年,海南出版社据兼善堂本以《足本警世通言》为题排印全本。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冯梦龙全集》据日本兼善堂本影印全本。

猜你喜欢

  • 回教考略一册

    ①不分卷。加拿大人格然特撰。英国人季理斐(1862-1931)译。此书共八章,第一章叙述回教源流,第二章论述回教得失,第三章叙述儒教源流,第四章论述儒教得失,第五章叙述印度教源流,第六章论述印度教的得

  • 明医杂著

    六卷。明王纶(约1460-1537)撰。王纶,字汝言,号节斋,慈溪(今属浙江省)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都御史,巡抚湖广,气节高尚。通经济之学,而精于医治,临证医治历有奇迹。王纶医著颇丰,

  • 春秋左传评注测义

    七十卷。明凌稚隆撰。稚隆字以栋,号磊泉,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万历贡生。该书以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为主,采摘诸家之说,对杜注《左传》有所辨正。为便于检阅,又将姓氏、世次、地名、谥号列于卷首。今有北京大

  • 杜诗论文

    五十六卷。清吴见思撰。吴见思字齐贤,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据本书凡例,拟举杜诗典故别为一书,名为杜诗论事,而此编唯诠释作意,故谓之《杜诗论文》。其实,笺注典故,目的在以明文义。论事自论事,论文自论文

  • 玉函山房辑佚书

    五百九十四种。清马国翰(1794-1857)辑。马国翰,字词溪,号竹吾,山东济南人。道光年间进士,官任石泉、云阳知县、陇州知州。著有《玉函山房诗集》、《夏小正诗自注》等。其《玉函山房辑佚书》是规模巨大

  • 黄山诗留

    十六卷。清法若真(1613-1696)撰。法若真,字汉儒,号黄石,又号黄山。胶州(今属山东)人。顺至三年(1646)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官至浙江按察使、江南右布政使。康熙九年(1670)去官,

  • 初学艺引

    二十三卷。清李仕学(生卒年不详)撰。李仕学字亨敏,号逊斋,揭阳(今广东揭阳县)人。此书为其初学游艺而作,首篇为《格言》一卷,其余分六引,包括《文引》、《诗引》、《书引》、《画引》、《琴引》、《棋引》。

  • 榆林城守纪略

    见《崇祯癸未榆林城守纪略》。

  • 花月痕

    清魏秀仁(1818-1873)撰。魏秀仁字伯肫,一字子安,号眠鹤主人、眠鹤道人,又号咄咄道人、不悔道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自幼随父研习经史,二十八岁始中秀才,次年为举人,后屡试不第。曾入幕陕西、

  • 程伯翰先生遗集

    十卷。清程颂藩(1852-1888)撰。程颂藩字伯翰。湖南宁乡人。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官户部主事。此集为颂藩从弟颂万编印。初宣统三年(1911),颂万曾编颂藩遗文。为内外篇文二卷、诗二卷,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