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诚斋诗话

诚斋诗话

一卷。宋杨万里(详见《诚斋易传》)撰。是集题曰《诗话》,而论文之语乃多于诗,且记事与议论相杂,并无完整体系。所论诗文,近于江西诗派,谓之“以故为新,夺胎换骨”。论诗言“初学诗者,须学古人好语”;“诗家用古人语,而不用其意,最为妙法”;“有截断古人语,而补以一字,如天成者”;“有用古人语,不易其字之形,而易其意者”。然杨万里能越江西诗派,而独树一帜。江西诗派祖述杜甫、黄庭坚,然杨万里则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并举。并重晚唐绝句,曰“久而自出肺腑,纵横出没,用亦可,不用亦可”,又曰“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故所论往往中理。而杨万里为诗,好用文句及俚语。故以李师中之“山如仁者寿,水似圣之清”为善用经。以苏轼之“避谤诗寻医,畏病酒入务”,僧显万之“探支春色墙头朵,阑入风光竹外梢”为善用字。与自称其“立岸风大壮,还舟镫小明”,以诗篇名对易卦者。均非定论。又李商隐“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二句,暴扬国恶,至为无礼。杨万里以为“微婉显晦,尽而不污”,尤宋人作诗好为讦激之习气。至于杨万里时代距南渡初不远,乃以隆祐太后布告中外手诏为劝进高宗手书,于考论典故亦为纰谬。殆所谓“瑕瑜不掩,利钝互陈”。全书已编入《诚斋集》中。此乃别行之本。近人丁福保曾将其辑编入《历代诗话续编》。还有《四库全书》本、日本刊本。

猜你喜欢

  • 藤华馆诗稿

    四卷。清张大楠(约1865前后在世)撰。张大楠字梦锡,号幼涵。陕西肤施(今延安)人,生卒年未详。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入词林散馆授编修。与林寿图为道光二十三年(1843)乡举同年,又有葭莩之亲。

  • 虚白室文抄

    二卷。《诗钞》十一卷。清方昌翰(生卒年不详)撰。方昌翰,字宗屏,安徽桐城人,官新野知县。方昌翰既能诗,而有闻于时。其诗有以名德著者,有以功业著者,有以经学著者,有以文辞著者。作者绩学继志,早年所作之诗

  • 尚书笺

    三十卷。清王闿运撰。此书稍胜于王闿运的《尚书今古文注》,但其中仍多有谬误。如《尚书笺》解释“江汉朝宗于海”时说:“海潮至于寻阳。潮字本作淖,作朝者正字也,文从倝舟,日出舟浮是乘潮也。宗、古今字,众水会

  • 篆法偏旁正讹歌

    一卷。明李登撰。胡正言补篆。李登著有《六书指南》、《摭古遗文》,参看此二条。正言字曰从,海阳(今广东潮安)人。此歌仿史游《急就章》之例,撰为七言韵语。对于彼此相似、易于相混互讹的篆书偏旁,皆一一举出加

  • 谐声补逸

    十四卷。清宋保(生卒年不详)撰。宋保字定之,号小城,高邮(今属江苏)人。廪贡生,尝师事王念孙,好声音训诂之学。宋氏以为徐本《说文》多失六书谐声之旨,特撰是编以补其不备。是编一依《说文》次第为十四卷,篆

  • 阴证略例

    一卷。元王好古(详见《医垒元戎》)撰。此书撰成于南宋端平三年(1236),专论阴证,首列《内经》阴阳脉例,再举三阴证,采伊尹、扁鹊、张仲景、王叔和、许叔微、韩祗和、成无己诸说,书末附“海藏治证”八条。

  • 礼说

    ① 十四卷。清惠士奇(1672-1741)撰。惠士奇字天牧、仲儒,晚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康熙间进士,康、雍、乾间历仕。早年兼治经史,晚年尤邃经学。任广东学正,倡导经学,

  • 救荒备览

    四卷。清劳潼撰。劳潼,字润之,号莪野。广东南海人。乾隆举人。官国子监学正。著有《四书择粹》、《孝经考异》、《读史随笔》、《荷经堂稿》。是书卷一录王汝南《赈恤纂要》,卷二摘录蒋伊《臣鉴录》“在官事实”六

  • 螺峰说录

    一卷。清毛先舒(详见《声韵丛说》)撰。认为道德智能高,学识渊博的圣人深知生死存亡的奥秘。乾道变化,完美的人希望人性善良,恪守人伦纲常的人愿人性善良,只有为善之人,才会有美妙的来世。先舒欲主佛教之说,却

  • 剑光楼诗钞

    四卷。词一卷。《文钞》一卷。清仪克中(1794-1835)撰。仪克中,字墨农,又字协一,原籍山西太平(今山西寿阳)人,后居广东番禺县。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少时聪颖,顷刻能作数千言,又能在方寸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