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解字索隐

说文解字索隐

一卷,补例一卷。清张度(生卒年不详)撰。张度字叔宪,又字吉人,号辟非,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张氏以不知六书不得谓之识字,不知《说文》之例不能明《说文》之谊,作《六书索隐》以求识字,作《说文补例》以求读《说文》。张度之说曰:“六书之旨,各有本原,各有会通。本原者,造字之初例也;会通者,文字之运用也。执本原以核乎会通,六书之谊必窒塞而不达;徒事会通即以为本原,六书之例亦混合而不分。知其例以会其通斯可矣。何谓知例?许君曰:“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此转注本原之例也。何谓会通,如‘茦莿’‘莿茦’、‘’‘’、‘蔆芰’‘芰蔆’、‘裼但’‘但裼’,或声或意,皆不外本原之例也;如‘论议’‘议语’‘语论’转而远之、远而环之之为注也;如‘晨’‘早’昧爽也、‘梡’‘’木薪也、‘椢’‘’木未析也,以意相成之为转注也;如齐人谓芋曰莒,秦人谓筥曰,同时异地异字,‘芋莒’‘莒’一谊之为转注也;如齐谓梠为檐,又谓梠为厃,同时同地异字,‘梠’‘檐’‘厃’一谊之为转注也;上古为自,后世为鼻;上古为乙,后世为燕;古今同物异字,‘自鼻’‘乙燕’一谊之为转注也。要而论之,字者孳也,孳生日多,转注日广。戴东原曰:‘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性、假借二者,字之用也。’千古不刊之论。又曰:‘周朝经学大盛。’戴氏东原转注之说,究属通论,惟以《尔雅》全书为转注,此其误。”显然张氏是支持戴震的转注说的,只是认为戴震注经与释义不分欠妥。而对朱骏声的转注假借说则予以彻底否定。以上见于《索隐》。其《补例》有部首递次之例,部字叙次之例,属字归部之例,重文之例,说解之例,用读若以辨音之例,引书之例,可补段玉裁、王筠诸家所未备。是书有元和江氏刻本。

猜你喜欢

  • 古今濡削选章

    四十卷。明李国祥编。李国祥字休征,江西南昌人。生卒不详。天启中官河南开封府同知。此书选录四六书启,以官制为类。每类之首,载官制考一篇。所选上起六朝,下迄宋、明,而宋、明尤详。李国祥及其弟鼎之作亦附其中

  • 读诗释物

    二十一卷。清方瑍撰。瑍字宇徽,一字茞吾,武宁(今江西武宁县)人。是书记载、考释《诗经》中的各种名物制度,计分为天、岁时、地、人、官制、祭祀、礼制、艺事、饮食、宫室、冠服、器、金玉、鸟、兽、虫、鱼、草、

  • 石潭存稿

    三卷。明刘髦(约1424前后在世)撰。刘髦,字孟恂,永新(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永乐六年(1408)举人,不愿出仕,教援乡闾。著有《石潭存稿》、《覆瓿集》、《易传撮要》。是集由其子刘定之汇集成编,分

  • 仪礼集编

    四十卷。清盛世佐(生卒年不详)撰。世佐字庸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举人。曾任龙里知县。除著有《仪礼集编》外,又订正杨复《仪礼图》。是书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汇集古今说《仪礼》者一百九十七家

  • 独行流芳录

    一卷。清俞钟銮(约1910前后在世)撰。生卒年不详,俞钟銮字次辂,号荆门,江苏常熟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写诗著文均有法度,尤擅长诗。死后遗稿未付刊。仅《独行流芳录》一卷印入虞社丛书。此集收

  • 定变录

    六卷。明许徽编。许徽,浙江人。生卒及仕履均不详。该书是由多部书汇编而成的,主要记载副都御史张佳允事迹。其六部书是:《滑县擒盗记》一卷,黎阳人卢楠撰。《靖皖纪事》一卷,云间人莫如忠撰。《宜抚降罚记》一卷

  • 分宜清玩谱

    一卷。作者不详。是书为作者根据严嵩家收藏的书画、器玩目录汇编而成,所记皆摘取奇珍异物而录,非其所藏全貌。然而仅古琴就记有五十余张,可见收藏之富,对后人研究古代书画、器玩,特别是古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

  • 大足县志

    八卷,清张澍修,李型廉等纂。张澍(1781-1847),字伯沦,又字寿谷、介侯、鸠民,甘肃武威县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馆散,改任贵州玉屏、遵义,四川屏山、南溪,江西永新、泸溪等县

  • 春秋地名考略

    十四卷。高士奇(1644-1703)撰。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著名史学家、经学家、诗人。康熙时以国学生参加会试不中,乃卖文自给。其书文偶为康熙帝所见,遂特命供奉内廷,官詹士

  • 东林列传

    二十四卷。清陈鼎撰。陈鼎字定九,江阴(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少任陕不羁,长乃折节攻读,留心史事。明亡后,虑史之失传,乃橐笔奔走二十余年,采访死难死事忠臣节义事迹,撰成《忠义传》六十余卷,共四千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