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理会编

说理会编

十五卷。明季本(1485-1563)撰。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正德进士,授建宁府推官。历任御史、苏州同知、南京礼部郎中、长沙知府等职,因锄击豪强被罢归。初师王文辕,后师事王守仁。其学贵主宰而恶自然。著有《易学四同》等。他在自序中谓自己亲受王守仁之传,而同门之士传布师说遍天下。恐其说既长,或乖典则,故辑此书,凡疑难之说,皆加以辨明。此书仿《近思录》而作,分为十二类,涉及性理、致知、治道、诸子等方面。他在书中认为,自然及顺理之名,理非警惕不能顺,舍警惕而言顺,则随气而动,故警惕为自然之主宰。坤为自然以承乾为德,故乾为坤之主宰。命为自然,命曰天命,故天为命之主宰。道为自然,道曰率性,故性为道之主宰。和为自然,和曰中节,故中为和之主宰。如果无主宰,则命、道、和皆过其则,便不得谓之顺。所以圣人言学,不贵自然,而贵于慎独,正恐一入自然,则容易流于欲。他反对以镜言心,主张以龙言心。认为心如明镜之说本于释氏,照自外来,无裁制者。而龙则有乾乾不息之诚,理自内长,变化在心。此理发于“居敬”和“行简”。敬则惕然有警,此为乾道。简则自然无为,此为坤道。如果任自然而不以敬为主宰,则志不帅气,而随气自动。他在书中还认为,心是仁义植根之处,而性是仁义生生之理。理根于心,心存则性得所养,而生生之机不息。故养性功夫,难在存心。又认为,慎独,即慎于独知,此便是致知。慎独之功不已,即为力行。独知之外无知,常知之外无行。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终。此书为浙中王门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是研究浙中王门学派学术思想的原始资料。

猜你喜欢

  • 评点东莱左氏博议

    不分卷。清朱书(1657-1707)撰。书字子绿,宿松(今属安徽省)人。康熙癸未(1703)进士,选庶席,授编修。著有《杜溪先生文集》等。此书对吕祖谦《左氏博议》(也称《东莱博议》)加以评点,以救学者

  • 真赏斋赋

    一卷。明丰坊(生卒年不详,约1523年前后在世)撰。丰坊为明代学者,字存礼,号南禺。鄞县(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见《万卷楼遗集》条。此编乃丰坊居吴中时为其友人锡山华夏而作。夏字中甫,与文衡山、祝枝山等

  • 志颐堂诗文集

    十五卷。附《题跋文》二卷。清沙元炳(生卒年均不详)撰。沙元炳,字健庵,江苏如皋人,光绪进士,甲午(1894年)补殿试入翰林,散馆授编修。工诗文,学识渊博,著有《志颐堂诗文集》。是集凡十五卷,文为上、中

  • 弘文馆帖

    一卷。唐太宗敕勒王羲之法书一卷,取其第一帖中首二字“十七”为名,称《十七帖》。据张彦远《法书要录》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有一百零七行,共九百四十三字。《十七帖》全贴共二十八则,多记蜀事,其中尤以赞

  • 论语正义

    二十卷。魏何晏等集解(见《论语集解》),宋邢昺疏。邢昺(932-1010)字叔明,北宋经学家。曹州济阴(今山东荷泽)人。太平兴国(976-984)初,九经及第,授大理评事,后官至礼部尚书。昺博通五经,

  • 春秋传驳

    一卷。北魏贾思同(?-540)撰,姚文安、秦道静述,清马国翰辑。据《魏书·贾思同传》,贾思同任侍讲,国子博士辽西卫冀隆传服(虔)氏之学,上书驳难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六十三事。贾思同服膺杜注,驳斥卫冀隆

  • 诗脍

    八卷。明陈云式撰。陈云式,字定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分二十四类,为杂采诸家诗话而成,但讳其出处,故漫无持择,也就无法考证。《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化学卫生论

    四卷。英国真司腾(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1839-1928)译。真司腾生平事迹不详。傅兰雅,又名弗赖尔·约翰,英国人,1861年来华,任香港圣保罗书院院长。后应北京同文馆之聘,任英文教习。186

  • 农丹

    一卷。清张标(生卒年不详)撰。张标,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顺治壬辰年(1652)中进士。《农丹》一书完成于顺治庚子年(1660)。该书分为天时、地利、亲田、养种、粪壤、人事、辨谷、占验等十篇(其中地

  • 四书解说

    二卷。清梁彣撰。梁彣号月山,福建将乐(今福建将乐)人。是书以题说为名,盖乡塾例以时文课徒,彣即借此为说,使学者切己体认,以寻圣贤立言本旨。首有丁汝恭序。书中说“就有道而正焉”,“学而不思则罔”等,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