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书丛说

读书丛说

六卷。元许谦(1199-1266)撰。谦字益之,晚号白云老人,学者称白云先生。江浙省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元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谦自幼勤奋好学,于书无所不读,延璠初,居东阳八华山讲学,从学者多至千余人,四方之士以不及其门为耻。无意功名仕途,里居四十年,公卿屡荐,皆不就。卒谥文懿。《元史》入《儒学传》。著述除《读书丛说》之外,尚有《诗集传名物抄》、《白云集》等。谦受学于金履祥,尽得金氏所传,学术思想宗主朱熹。所作诗文不甚留意文字辞藻,其诗于理趣之中颇富形象,文亦醇古,无宋人语录之气。自蔡沈《书集传》问世,学者乐其简易,注《尚书》者多主蔡氏,不复参考他说,谦则不受当时学风影响,说解《尚书》广稽事实,兼取诸书之长,不专主一家之说。谦学识渊博,考据《尚书》天文、地理、名物、典制、史事等多有独到见解,于旧说多有驳正。宋末元初说经崇尚空谈,许谦独重考据,其学风尤属可贵。至于该书说解六律、五声,大段抄录《律吕新书》;说解唐虞之修五礼,大段抄录《周礼·大宗伯》之文;说解《酒诰》太史、内史,大段抄录《周礼·太宰》六典、八法、八则、八柄之文,则稍嫌泛滥而无节制。此书始刻于元至正六年(1346),原版久佚。库书所据乃浙江吴玉墀家藏本,该本第二卷缺4页,第三卷缺6页,第五、第六两卷各缺4页,库书无从校补,缺页一仍其旧。该书现存清钞本四部,北京图书馆藏两部,上海图书馆藏一部(存五卷,缺第六卷),湖北省图书馆一部。此外尚有《学海类编》本、《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读书镜

    十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字仲醇,号眉公、麋公。与董其昌齐名。后隐居昆山之阳,筑室东余山。屡辞征诏。杜门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轼、米芾,

  • 蜩笑偶言

    一卷。明郑瑗(详见《井观琐言》条)撰。此书共一卷,二十六条,约二千字,内容多论古之语,间或也有考证。有些内容殊为儗不于伦,如:“盗跖以孔子为伪,苏轼以程颐为奸,李傕以董卓为忠,田承嗣以安史为圣。好人之

  • 孝经内事图

    ① 一卷。明孙珏(详见《孝经援神契》)编辑。是书《御览》所引无“图”字。孙珏则以为“天象玄隐,非图莫著,而终以其言隐也,名之内事”。此说不确。是书不著所出,所辑“大角为坐候”五字,“斗曲杓桡”三十二字

  • 卮言余录

    十三卷。明林炫(生卒年不详)撰。林炫,字贞孚,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通政司参议。此书乃其随笔札记,共十三卷,多谈典籍艺文,也颇及杂事,评史者也不少。但其中往往只引用

  • 春秋权衡

    十七卷。刘敞(1019-1068)撰。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宋代著名经学家。刘敞乃宋代著名史学家刘邠之兄。仁宗庆历进士,官至集贤殿学士,制南京御史台。曾奉使契丹,素知山川道径及异兽形状

  • 崇明县志

    ①二十卷,首一卷。清赵廷健修,韩彦曾等纂。赵廷健,字乾若,陕西富平人,进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崇明县事。韩彦曾,清长洲人,官司经局洗马。此志卷首列序文、目录、凡例,凡志十有二,其建置二卷,赋役

  • 洪北江年谱

    一卷。清吕培等编。吕培字因叔,安徽旌德人。谱主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曾任编修、贵州学政。嘉庆四年(1799年),因批评朝政,遣戍伊犁,

  • 白雨斋词话

    八卷。清陈延焯(1853-1892)撰。陈廷焯,原名世焜,字亦峰,江苏丹徒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陈廷焯年少为诗,独宗杜甫。三十岁始从其乡人庄棫学词,初习浙派,后改从常州派。但他又不拘泥于常州

  • 续近思录

    ① 二十八卷。清代郑光羲撰。郑光羲字夕可,无锡(今江苏吴锡)人。此书为明至清,主要是明代儒学研究成果总汇之一。前十四卷收录了薛瑄、胡居仁、陈献章、高攀龙四人的学说与研究成果;后十四卷收录了王守仁、顾宪

  • 历代车战叙略

    一卷。清张泰交撰。泰交字洎谷,阳城(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累官至浙江巡抚。考此书所载,皆本于宋代章如愚《山堂考索》后集“兵制”所载之文,稍加增益,汇成一书而已,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