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辛卯侍行记

辛卯侍行记

六卷。清陶保廉撰。陶保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其父陶模,历任陕甘、广东总督,颇多善政。光绪十七年(1891),陶模由陕藩简授新疆巡抚,陶保廉侍行,备记其行程。自西安至天津为一卷,自天津至西安为一卷,自西安至兰州为一卷,自兰州至甘州为一卷,自甘州至哈密为一卷,自哈密至迪化为一卷,《辛卯行记》光绪二十三年(189)刻本。共六卷。所过都邑沿革、道路分岐、政治利病、民生疾苦著之于篇。是记名胜古迹,辨证尤详,如记八月二十五日辨洪洞皋陶墓:二十六日辨尧舜禹非同出于黄帝;九月初二日论关中古今情势不同,不宜更建都城;九月十日考证西安景教碑文;十月初三日考证郦道元《水经注》抱罕以西河流;十月二十九日列举诸家禹贡黑水之说,是记考订辨论,尤为精核。记中十月初八日记误将合黎皋兰贺兰阿拉与胡语哈喇之对音,又十一月二十日记回鹘非维吾尔,及二十九日记不知关展即唐代蒲昌对音之讹,难免小小舛误,无伤大体。是记在近代舆记中尚不失为佳作。

猜你喜欢

  • 离骚经章句义疏

    一卷。清张象津(生卒年不详)撰。张象津,字汉渡,号莪石,另号雪岚,济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官济南学正。卷首为张象津自序。先录朱熹小序,再疏《离骚》正文。全诗分为十九节,三大段,第一段止“

  • 尚书古义

    二卷。清惠栋撰。此书对于古文孔传主异义。比如“平章百姓”一条,《尚书大传》作“辩章”,《史记》作“便章”;而下文“平秩”中的“平”字,《大传》作“便”,郑玄也作“便”,“便”与“辨”同音。然而《毛诗》

  • 刘太史集

    二卷。清刘可毅(1856-1900)撰。刘可毅原名毓麟,字葆真。江苏武进人。光绪进士。散馆授编修。学识渊博,博考诸史,循流讨源,有始有终。尤其熟悉中兴兵事。被黄体芳称谓刘越石、陈同甫一流人物。此集凡二

  • 周易文诠

    四卷。元赵汸(生卒年不详)撰。汸字子常,休宁(今属安徽)人。师事学者黄泽,受《易象》、《春秋》之学。后复从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筑“东山精舍”,读书著述其中。从此,造诣精深,诸经无不通贯,而尤邃于《春

  • 拾遗书

    一卷。明林塾(生卒不详)撰。林塾,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明宏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至浙江布政司参议。他考订明惠帝建文年间诸臣前史无记载者54人,编为《拾遗书》,但所载与其前诸书略同,行文简略

  • 石经补考

    十二卷(道光八年刻本)。清冯登府(1783-1841)撰。登府字云伯,号柳东,浙江嘉兴人,嘉庆庚辰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改宁波府教授。著有《三家诗异文疏证》。此书共七项内容:《国朝石经考异》二卷;《汉石

  • 志道集

    一卷。宋顾禧(约1131年前后在世)撰。顾禧字景繁,自号痴绝叟,吴郡(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居于光福山,闭户诵读,不求仕进。后筑室邳村,称之为漫庄。曾与吴兴施宿注苏轼诗。著有《志道集》。是集为顾禧殁

  • 学春秋随笔

    十卷。清万斯大(详见《仪礼商》)撰。斯大熟精“三礼”、《春秋》,曾纂集诸家治《春秋》之说,得二四二卷,康熙十二年(1673)毁于火;此后重行搜辑,倾其心力,一志著述,可惜未毕功即辞世,其书亦不传。《学

  • 砭傲金针

    一卷。清同治年间华耶稣会士李秋(生卒年不详)译。李秋字问渔,其事迹史籍记载甚略。此书前有光绪九年(1883)间渔序,称“西国有《金书》一卷,虽奇零小本,而其言克傲良规,最为深切。阅之,觉书旨以治傲为本

  •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宋代释僧璩(生卒年不详)撰。僧璩,俗姓朱,吴(今江苏省吴县)人。为僧业弟子并受学什公。僧璩为学刻苦,专攻十诵,在律学方面颇有见地。在宋孝武帝时曾任僧正。除撰有《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外,传称还撰有《胜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