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辽史

辽史

一百一十六卷。元脱脱(详见前条)等撰修。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诏修辽、金、宋三史,脱脱为总裁。《辽史》由脱脱领衔编修,具体由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陈绎曾四人分撰。至正三年四月开始撰写,次年三月完成,前后仅用了十一个月。主要取材于辽朝耶律俨的《实录》和金朝陈大任的《辽史》,兼采《资治通鉴》及前朝各史《契丹传》等,辽天祚帝纪及有关列传部分多采用《契丹国志》。凡本纪三十卷,志二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记载耶律阿保机任契丹部落“夷离堇”之时(907),至辽天祚帝保大五年(1125),宋、金联合灭辽止共200多年的辽代历史,是研究辽史最基本的史料。《辽史》成书仓促,利用史料范围比较狭窄,缺点颇多。主要表现一是过于简略。二百多年的历史,只有列传百余篇,有很多脱漏。如辽朝是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对契丹族的发展,《辽史》没有专门记载,本纪开章就讲太祖,只是在末尾简单地追溯了一下契丹族的历史,根本不能反映契丹族发展的全貌。没有专门篇章记叙立国88年的西辽历史,只是在天祚帝本纪后附上了耶律大石的事迹。再如辽自建国后,几次更改国号,辽太祖建国时称契丹,辽太宗改为辽,圣宗时又改为契丹,道宗时复又称辽,对此,“《辽史》皆没而不书”。(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83,《辽史·圣宗纪》)其次是错误很多。如书中道宗有“寿隆”年号,出存辽代碑刻和钱币都作“寿昌”,“隆”字犯圣宗讳,所以《辽史》作“寿隆”是错误的。(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83)《辽史》疏漏、错讹虽多,但由于辽、金两朝修撰的《实录》和《辽史》均已失传,辽代其他史料也较少,比较系统而完整地记载辽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只有这部《辽史》,因而显得重要。《辽史》成书后,正至五年(1345)与《金史》同时在江浙、江西行省刻印。现通行的百衲本《辽史》,以元刊本为底本,但这个元刊本错讹亦多。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吸取其他版本和前人校勘《辽史》的成果,是目前比较好的本子。有关增补、校注《辽史》的著述有清人厉鹗的《辽史拾遗》、杨复吉的《辽史拾遗补》,今人冯家的《辽史源流考及辽史补校》、罗继祖的《辽史校勘记》等,可参考。

猜你喜欢

  • 礼记授读

    十一卷。清熊松之(生卒年不详)撰。松之,字子容,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人。道光举人。历任浙江诸暨、慈溪、天台、富阳知县,官至周知。参加编撰《江西通志》。为官有惠政。生平嗜学,尤精通《礼》经。著《礼记授

  • 春秋攻昧

    一卷。隋刘炫(详见《春秋规过》条)撰,清马国翰辑。刘炫作《春秋规过》、《春秋述义》,又摘各家注之失,作《春秋攻昧》。此书《北史》本传载十卷,《隋书·经籍志》不见著录,《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

  • 汉武帝内传

    一卷。旧本题汉班固撰。《汉武帝内传》为志怪小说,大意是说武帝好道求仙之心切,西王母遂以七月七日降临于武帝宫中,张设盛宴,更遣侍女郭密香去迎上元夫人。王母授帝“五庙真形图”,上元夫人授帝“六甲灵飞”十二

  • 多识集

    十二卷。清魏裔介(1616-1686)编。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昆林,直隶柏乡(今属河北省)人。顺治进士,从顺治四年至十一年,他已由工科给事中逐级升至兵科都给事中,顺治对他任其职的突出表现非常赏识,多

  • 龟妪解

    一卷。清代沈峻撰。沈峻字存圃,天津(今天津市)人。此书为封建教谕、格言类书,杂录前贤有关修身处事的格言警句,十分浅近易懂,书名之所以叫《龟妪解》是取老妇看了都能懂之意。如其中一句:“贫不足羞,可羞是贫

  • 乐府杂录

    一卷。唐段安节撰。段安节生卒年不详。临淄(今属山东)人。宰相段文昌之孙,太常少卿段成式之子,著名诗人温庭筠之婿。官至朝议大夫,国子司业。善乐律,能自度曲。其事迹附见于《唐书·段成式传》末。此书成于乾宁

  • 田子

    一卷。原题周田骈(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田骈,亦称陈骈,号田口子,战国时齐人,彭蒙的学生,齐国稷下学者之一。据《庄子·天下》记载,田骈和慎到同为道家一派。主张“贵齐”,认为“万物皆有所可,皆有所

  • 黄氏日抄

    九十五卷。南宋黄震(1213-1280)撰。黄震字东发,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历任吴县尉、抚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浙东提举常平等职。宋亡后,隐居宝幢山,饿死师事五文贯,

  • 输略馆集

    八卷。明范允临著。范允临,字长倩,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上,授南京兵部主事,后提学云南,迁福建布政司参议。工诗文,善书画。卒年八十四岁。著有《输略馆

  • 黄漳浦集

    五十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黄道周,字幼平,一字螭若,又字细尊,号石斋。天启进士,授编修。崇祯时任右中允,被谪。南明时任礼部尚书。南京破,从唐王,于衢州拜武英殿大学士。婺源之战为清兵所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