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通城县志

通城县志

①九卷,清盛治纂修,丁克扬增修。丁克扬,字琴溪,浙江萧山人,进士,官通城知县。县志自宋熙宁升镇为县后,邑人何隆于明弘治六年(1493)创修,万历二十六年(1598)邑人舒大猷续修,崇祯九年(1636)县令赵三台补修,顺治九年(1652)县令盛治重修县志序。至康熙十一年(1672),丁克扬莅任,奉檄修辑县志,以佐省志采辑之用。通城值兵燹之后,四境初平,人文凋谢,户口衰零,百废待举,旧志散佚殆尽,难于搜集。丁克扬求得旧志数本,籍为底稿,采诸家乘俾史以广见闻,访断碣残碑以征事实,历数月仓促成书。顺治九年(1652)初刻,康熙十一年增刻。此志体例未能尽合,如缺学校志,其子目也有可议者,如善政志,附申详清文、惠民不费、条编输纳、空总便民、革富民马、均平粮差、剔收除弊、定法催正、革除陋规等类,所列各目,殊不雅驯,至舆图、田赋、艺文、杂志,则抄录旧志,无所损益。② 二十四卷,首一卷,补遗一卷。清郑菼修,杜煦明、胡洪鼎等纂。郑菼,字慕韩,河南罗山县人,进士,官通城知县。县志自康熙十一年丁克扬修后,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脱稿未付梓,嗣因乱事频兴,屡经兵燹。同治四年(1865),郑嗣奉饬令各州郡县编订志书,延邑人杜煦明、胡洪鼎,教谕钟寿朋,训导卢殿才等分任纂修,并取道光县志参酌损益,书成于同治六年(1867)。分疆域、山川、沿革、建置、学校、礼制、载秩、选举、人物、艺文、庙宇、古迹、茔墓、祥异、兵事、杂记、补遗。分目一百三十。此志山水形势,始终不改,风土物产,今昔不殊,均遵旧志,按序详载。建置沿革,改号易属,断自何代,官署市镇,修于何时,据实考核,依次编入。学校,道光以前规模宏备,兵燹后概遭倾毁,备录以待兴复。礼制,于现行典礼详细毕登。选举,姓氏科目依旧载明,补辑遗漏。人物,分列忠义节烈,采访无遗。艺文,旧志搜罗遗滥,此志则大加删削。兵事,见闻所得依类补编。杂记,事宜记载,无类可归,别为一编附后。补遗,得之甚迟,不容见弃,汇集分列以免遗失。此志选取甚宏,编次也颇有序。

猜你喜欢

  • 立斋遗文

    五卷。明邹智(1466-1491)撰。邹智,字汝愚,号立斋,四川省合州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弘治三年(1490)。坐于御史汤鼐等妖言惑众,下狱。后赖人营救,免死。得与陈宪章游,其

  • 易说

    ①四卷。赵善誉(1143——1189)撰。赵善誉,字静之,又字德广,南宋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宋宗室后裔,为官恩威并重。著《易说》四卷,推画卦命名之意以贯通六爻之旨,对取义相似的各卦,多参互为说以尽其

  • 毛郑诗考正

    四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慎修、又字东原,号杲溪,休宁(今安徽屯溪市)人,清代著名思想家、考据学家。商贩家庭出身,少而好学。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江南乡试,后屡考进士不第。乾隆

  • 分撰两戴礼记章句凡例

    不分卷。清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号六泽,四川井研(今四川省井研县)人。光绪注,光绪无乙丑年,必有误。进士。以知县起用,自请改教,遂选授绥定府教授,任教尊经书院,四川国学院。廖平儿

  • 槜李丛书

    九种,八十八卷。清金兆蕃辑。金兆蕃,浙江嘉兴人。光绪年间举人,曾官财政部佥事等。丛书收嘉兴先贤遗著九种,本为其堂兄金蓉镜所编,光绪初年有孙福清辑《槜李遗书》,收书二十六种。金蓉镜欲继前人之业,又收得五

  • 甘泉县续志

    二十九卷,首一卷。钱祥保等修,桂邦杰纂。钱祥保、桂邦杰,生平俱见本书民国《江都县续志》。此志主要继前志后,记甘、江合并前三十年中邑内之事。记事下限断至清宣统三年(1911),惟《人物》门目,殁于民国者

  • 南园前后五先生诗十种

    三十卷。明陈暹编录。清熊释祖编录。生卒年未详。《前五先生集》为陈暹编录,选明洪武诗人赵介、孙蒉、王佐、李德、黄哲五人之诗。《后五先生诗》则为清熊释祖编录,为明嘉靖间诗人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

  • 薛虞易音注

    无卷数。辑佚书,薛虞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经籍》中。薛虞生卒事迹,马国翰定为汉魏间儒生,不足信。此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马氏曾据《经典释文》、《周易正义》二书所引辑为一卷,名

  • 俨山外纂

    见《俨山外纪》。

  • 纪事约言

    二卷,清夏勤墉撰。夏勤墉,字阳孟,江阴(今属江苏)人,县学生员。《纪事约言》一书是其取袁枢、陈邦瞻的《纪事本末》,自春秋后迄宋代,按其年代顺序将历史事件逐条编排而成,其中也有他的一些论断。此书将治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