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通鉴纲目测海

通鉴纲目测海

三卷。元何中(1265-1332)撰。中字太虚,一字养正,抚州乐安(今属江西)人。年少钻研古学,家藏书万卷,手自校雠,与门人讲述《易》、《春秋》之学。至顺二年(1331),行省请讲授于龙兴路(今江西南昌)东湖、宗濂二书院。著有《知非堂稿》、《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等。是书系纠《通鉴纲目》书法之同异。朱子作《纲目》续春秋,其间书法可商略者甚多,中间附己意,辑成是编。书中所列凡三例,一辨胡、吕二家所注,一发明二家所未注,一纠正本书之伪误。可见纲目非无可纠,如中此书,尚未足以纠纲目。卷末有大德十年(1396)自跋。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说文职墨

    三卷。清于鬯撰。参见《说文校书》。“职墨”犹言笔记、札记。是书持论虽不甚高,但亦有所发明,对于段玉裁、桂馥、严可均、王筠诸家之说偶有补正。例如:“从‘隹’与从‘鸟’之字同偏旁者皆同字也,段氏力辨‘雁’

  • 乐郊私语

    一卷。元姚桐寿撰。生卒年不详。姚桐寿字乐年,睦州(今属浙江)人。顺帝后至元中,曾为余干教授。解官归里,自号桐江钓叟。至正中,流寓海盐,时江南战乱,独海盐未遭兵火。作者避居此地,而作此书,因题为《乐郊私

  • 江南春词

    一卷。明沈周等作。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世称石田先生。以诗文名世。时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为明之四家。时吴中有得元人倪瓒手稿者,因其属和成帙。首

  • 涟漪堂稿

    二卷。清沈峻曾(约1670前后在世)撰。沈峻曾,字窳庵,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一年(1654)副榜贡生。有《涟漪堂遗稿》。是集凡二卷。为晋安林云铭所选定。上卷为杂文,下卷为诗。

  • 韩非子平议

    一卷。清俞樾(1821-1906)撰。《韩非子平议》是俞樾所著《诸子平议》中的第九种书。在《韩非子平议》中对《韩非子》一书的文字进行了校订,更正了一些错误。书中的见解有许多可取之处。《韩非子平议》有《

  • 急就

    一卷。宋叶梦得(1077-1148)摹本。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原籍吴县(今属江苏),居住乌程(今浙江吴兴)。绍圣进士,绍兴时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文学家,学问博洽,精熟典故,著

  • 莘县乡土志

    不分卷。清周郑表、汪锡康修,孔广文纂。周郑表,光绪末年任莘县知县。汪锡康光绪末年继任周郑表为知县。孔广文字翼轩,县训导。周郑表宰莘县,锐意修志,督催士绅依例采录,延儒学训导孔广文编纂,甫竣,周郑表去职

  • 四书标题

    十九卷。宋熊禾撰。禾别有《勿轩集》,入四库别集类。是书首题《朱子章句集注》,建安后学熊禾标题。凡《大学》一卷,《中庸》缺,存《或问》一卷,《论语》十卷,《孟子》七卷。全书刻朱注,《大学》、《中庸》后有

  • 春秋繁露求雨止雨篇汇考

    不分卷。清李友洙撰。友洙,海昌(今浙江海宁)人。该书对董仲舒《春秋繁露》一书中的《求雨篇》和《止雨篇》详加考订,广征前人之说及诸书所引的文字,订正了其中的一些文字讹夺。有清乾隆戊戌(1778)刊本。

  • 茹古略集

    三十卷。明程良孺(生卒年不详)撰。程良孺著有《读书考定》。本书的体例如同《事类赋》。全书三十卷,共计为三百九十四篇。每篇皆采撷华美的词语,联为偶语。书的自序称不奇不已,不幽不已,不僻不已,不合其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