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藏目录详注

道藏目录详注

四卷。明白云霁(生卒年不详)撰。白云霁,道士,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今属南京市)人。撰有《道藏目录详注》四卷。其书成于天启丙寅年(1626)。书中以《道藏》所收之文题,分门编次。其大纲分三洞四辅共为七部,与《云笈七签》分类相同。其三洞为:一、洞真,称载大乘上法;二、洞玄,称载中乘中法;三、洞神,称载小乘初法。其四辅为:一、太玄辅洞真,二、太平辅洞玄,三、太清辅洞神,四、正一贯通三洞三辅为之总汇。其中三洞以下各分十二类是为子目,三洞总为三十六部经。其中四辅不分类。三洞以下所分十二类为:一、本文,二、神符,三、玉诀,四、灵图,五、谱录,六、戒律,七、威仪,八、方法,九、众术,十、记传,十一、赞颂,十二、表奏。各部类所收经书依《千字文》为次序。以一字表示一函,每函各标其书名及卷数。如“天字号计十卷”、“洪字号计十七卷”下标某经书名。其中自天字号至群字号为旧《道藏经目录》,英字号至蒋字号为明人《续道藏经目录》,内含《道藏缺经目录》二卷(多以散佚)。每条之下各有解题,如同《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等书的体例。所列诸书之中,有些是从它类捃拾以足卷帙。如刘牧《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张理《易象图说内外篇、《易筮通变》、《易图通变》等,以前皆入易类,还有以前入杂家类、法家类、数术类诸书,都移入道家类。清代学者对此颇不赞成。《四库提要》称其“一概收载,殊为牵强”。然此书详述《道藏目录》,对后世学者了解《道藏》的梗概,实有助益。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与《道藏》本稍有差异,可互为参阅)。

猜你喜欢

  • 墨子杂志

    六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此为《读书杂志》之第七种。王念孙校订《墨子》的目的,在《读墨子杂志自序》中说得很清楚:“《墨子》之书,旧无注释,亦无校本,故脱误不可读。至近时卢氏抱经,孙氏渊如

  • 大观堂文集

    三卷。余缙撰。余缙,清代诸暨(今浙江诸暨县)人。字仲绅,号浣公。顺治壬辰(1652)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有《大观堂文集》。是集即其官御史时所上诸疏,共四十三篇,另附外官告病诸疏,是其未上之稿。

  • 三仓

    一卷。《三仓》亦作《三苍》。汉初,有人将当时流传的字书,秦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合为一书,统称《仓颉篇》,又称《三仓》。魏晋时,又以《仓颉篇》(包括《爰历》、《博学》在内)与

  • 春秋集义

    十二卷。清方宗诚(详见《读易笔记》)撰。作者认为孔子作《春秋》以明先王的大义,而使乱臣贼子有所惧,故凡是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交际之事,虽小必书,以说明动乱自微而著。《春秋集义》据“经世”“道名

  • 策府群玉

    三卷。明何乔新(生卒年不详)撰。何乔新著有《周礼集注》。此书乃私备对策之用。捃拾补掇,不足以言著书。

  • 鼓钟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 江皋吟

    一卷。明刘师朱(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刘师朱,字仲文,号嵩潭,河北大名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由燕生官至安徽庐州府(今合肥)同知。此集原序称作于庐州,故名曰《江皋吟》。然集中有“都门所作”,有“出塞

  • 东嘉先哲录

    二十卷。明王朝佐(?~1599)撰。王朝佐,字廷望,平阳(今浙江省平阳县)人,明宏治九年(1496)进士,官南京工部员外郎。“东嘉”即“东嘉州”,唐武德年间建,贞观年间废,明朝时属温州。《东嘉先哲录》

  • 甘水仙源录

    十卷。元李道谦(详见《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编撰。《甘水仙源录》,又称《甘泉仙源录》。世人尊老子者言清净、崇佛陀者言寂灭、尚神仙者言养生术;汉张鲁统领道教,虽尊老子为祖师而又教人以符录祈祷之事,四者各

  • 三代金文著录表

    八卷。罗福颐撰。罗福颐,详见《印谱考》条。本书的旧名为《国朝金文著录》,系王国维所著,专录清代著录金文之书而成,共录四千二百九十五器。其书成于1914年。1927年王国维自尽后,罗福颐又就其表添入《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