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堂札记
五卷。清周中孚(1768-1831)撰。周中孚字信之,号郑堂,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善长于目录学,平生著述颇多,大多散佚。此书以纪事纂言为宗旨,主要内容包括词苑丛话、文录、诗录、札记等。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五卷。清周中孚(1768-1831)撰。周中孚字信之,号郑堂,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善长于目录学,平生著述颇多,大多散佚。此书以纪事纂言为宗旨,主要内容包括词苑丛话、文录、诗录、札记等。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一卷。撰者姓名不详。其书末云:大蒙古国领中书省耶律楚材奏准皇帝圣旨,于南京特取袭封孔元措令赴阙里奉祀。《四库全书总目》据此认为该书或为孔元措等撰。是书前半部罗列历代对孔子褒崇之典,凡碑文、诏旨皆载其大
十二卷。明邵储撰。邵储身世不详。本书在《明史·艺文志》中没有著录。是书考辨韶乐最详,但邵储不知经传中所讲的韶乐,都是廖廖数语,毫无声律器数可以推究,他以为当时的韶乐就是如此,所以是书牵强附会之处随处可
六十卷。林世远修,王鏊纂。世远,广东四会县人,弘治十五年,以监察御史升任苏州知府。鏊字济之,吴县人。成化时乡会殿试皆第一,连中三元,历官至国史副总裁、吏部右侍郎。告归后知府林世远礼聘为府志总纂。姑苏为
四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毛先舒字稚黄,一名潠,字驰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末诸生,入清,放弃功名,不求仕进,常与陆圻、柴绍炳、吴百朋、陈廷会、孙治、丁澎、虞黄吴、沈谦、张丹等人,往
二十卷。汉郑玄笺。是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二十卷,毛苌传,郑玄笺。两唐书经籍艺文志著录《毛诗故训》二十卷,郑玄笺。据《经典释文叙录》云,郑玄所作《毛诗笺》申明毛义,难三家。于是三家遂废。然其书笺与传
二卷。清余霖(生卒年不详)撰。余霖字师愚,桐城(今属安徽)人。少业儒,攻科举,屡试不第,遂攻医学。博览医书,长于治疗疫病。因父染时疫,为群医所误,乃发愤著书立说。见当时治疫所用不外伤寒之剂,因研读本草
四卷。清王愈扩、王愈融合撰。王愈扩字若先,泰和(今江西)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愈融字侣新,终为诸生。弟兄二人皆从魏禧游。此稿所录为王氏兄弟之文,凡四卷。初刻毁于兵火,后愈融子王元坤于建昌梁份处
三十七卷。清末民初郭则沄(1881-1922)编。郭则沄,字啸麓,号蛰云,又号蛰园,别署遁圃老迂、龙顾山人、云淙花隐。室名栩楼、枕石楼、龙顾山房。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台湾,长于北京。光绪二十九年(190
十卷。明吴彦匡撰。吴彦匡,生卒年月、事迹、何方人士,均不详。著有《花史》一书。是书在常熟蒋养庵《花编》、松江曹介人《花品》二书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共记载百余种花品。书中以一花为一类,各加神品、妙品、佳品
十卷。南宋刘昌诗(生卒年不详)撰。刘昌诗字兴伯,清江(今湖北恩施)人。生平事迹不详。据此书第七卷“仙卜”一条,称开禧乙丑(1205)“予窃太常第”,可知刘昌诗于宁宗开禧元年登进士第。后曾为县令、监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