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郑少谷集

郑少谷集

二十五卷。明郑善夫(1485-1523)撰。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因父母丧,正德六年(1511)始为户部主事,以清操闻名。官至礼部员外郎,著有《郑少谷集》。此集为康熙二年(1662)郑衍祖等人所刻,题名为《郑少谷先生全集》,共二十五卷。郑善夫善诗,其诗崇尚杜甫,集中多摹拟杜甫之作,诗风悲壮,气格也较雄浑。在学杜的诗人中,他的成就较为显著。王士祯《池北偶谈》评论说:“宋明以来,诗人学杜子美者多矣。予谓子瞻得杜气,鲁直得杜意,献吉得杜体,郑继之得杜骨。”王世懋《艺圃撷余》亦称:“郑善夫气骨棱棱,差堪旗鼓中原。”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则称:“郑少谷能在七子之外别树一帜”。陈田《明诗纪事》认为:“少谷清才,集中仿魏晋以来,无所不有,但摹杜为多耳。大约气格雄浑,五律、歌行最胜;音节浏亮,七言律绝为优。但摹极肖,融化为艰,短制编工,大篇未化。其品次在何、李、边、徐之亚,徐子不及也。”此说较为中肯。此外,《郑少谷集》还有嘉靖年间汪盛刻本,此本包括《郑文》十五卷,《郑诗》十三卷,附录三卷;另有崇祯九年(1636)刻本,题名为《郑少谷先生全集》,共二十卷。

猜你喜欢

  • 莆风清籁集

    六十卷。清郑玉臣(生卒年不详)编。王臣字慎人,一字兰陔,莆田(今属福建)人。乾隆六年(1741)拔贡生,官至兰州知府。著有《兰陵诗话》、《莆风清籁集》。此集为地方诗总集。共六十卷,所选兴化一地,从唐代

  • 灵棋本章正经

    见《灵棋经》。

  • 海桑集

    十卷。明陈谟(?-1388)撰。陈谟,字一德,号心吾,江西泰和人,约生于元成宗时,洪武初召赴阙,以疾辞归。洪武三年(1370)曾校文于广东,后主奉新清节书院讲席。事迹具载《明史·儒林传》,著有《海桑集

  • 筠廊偶笔

    二卷、二笔二卷。清宋荦(1634-1713)撰。宋荦字牧仲,号漫堂,河南商丘人。他兴趣广泛,喜爱诗文、藏书、绘画。十四岁时被任为侍卫,1664年授湖北黄州通判,1688年任江西巡抚,1705年奉召进京

  • 射阳先生存稿

    四卷。明吴承恩(约1504-约1582)撰。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涟水(今属江苏)人,后迁居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曾祖吴铭做过余姚训导,祖父吴贞做过仁和县学教谕,但官都不显。其父吴锐,因家

  • 志道集

    一卷。宋顾禧(约1131年前后在世)撰。顾禧字景繁,自号痴绝叟,吴郡(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居于光福山,闭户诵读,不求仕进。后筑室邳村,称之为漫庄。曾与吴兴施宿注苏轼诗。著有《志道集》。是集为顾禧殁

  • 陈张本末略

    一卷。附《方国珍本末略》一卷。明吴国伦撰。吴国伦(1524-1593),字明卿,号川楼,明代湖广兴国(今湖北阳新)人,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擢兵科给事中,忤严嵩,谪南康(今江西赣州市

  • 诊家正眼

    见《士材三书》。

  • 快雨堂题跋

    八卷。清王文治(1730-1802)撰。王文治,字禹卿,别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三十五年殿试及第,官翰林侍读,后为云南临安府知府。王文治能诗、擅书。其书法源出董其昌,秀逸天成,名闻海内

  • 河东集

    十五卷。宋柳开(947-1000)撰。柳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正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六年(973)进士,累官殿中侍御史。柳开年少时仰慕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宋朝变偶丽为古文,自柳开始。但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