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郑志考证

郑志考证

不分卷。清代经学家成蓉镜(见《禹贡班义述》)撰。《郑志》一书,清代有《四库》本,孔方广林辑本,袁钧辑本。成氏撰此书不知据何辑本,仅三十余条,知非完书。所考旁及群书,申以己意,有不少令人信服。如“我先师棘下生安国亦好此学”一条,驳晋杜预之说,引《志林》、《史记》等书,证“棘下生”即“稷下先生”,说颇详核。又“冷刚问《大畜》六四‘童牛之梏,元吉’”一条,谓冷刚乃传郑君《易》学者,虽系推测之辞,合乎情理。如此等等。然也有立论偏颇处。皮锡瑞作《郑志疏证》,多采此书。有《南菁书院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恕谷中庸讲语

    清李塨(详见《大学辨业》)撰。是书乃塨里居为及门讲授《中庸》,门人记而录之。塨另撰有《中庸传注》,发抒理蕴,颇称邃密。是书大致相同,但也互有详略,且是书每用俗语达难显之情,尤为警切。如“仲尼曰君子中庸

  • 王世周集

    二十卷。明王伯稠(1542-1614)撰。王伯稠,字世周,江苏昆山人。布衣终身。此集卷首有王世贞兄弟序,颇相推许。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称:“少谢博士弟子,肆力于歌诗,闭门拥被,悉取晋唐以下诸家,吟咀

  • 西河文集

    一百七十九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毛奇龄,字大可,一字齐于。本名甡,字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等职。通经史及音韵学,擅长骈文,散文,工词,有《

  • 满汉字内务府事宜便览

    一卷。是书为《总营内务府堂现行则例》刊行后,将随办案件中堪为例章的抄录成帙,以备查阅和续纂则例时参用。书共一百四十条,条分满汉,其中有皇太后、皇上、皇后、妃主由园入宫停住大班堂谕,紫禁城冬令小心火烛堂

  • 辍耕录

    三十卷。明陶宗仪(详见《国风尊经》)撰。又称《南村辍耕录》。作者隐居时,常亲自耕作,休息时于树下摘取树叶作笔记,写好贮藏盆中,十年而成此书,故名《辍耕录》。此书内容较庞杂,凡元代社会典章制度、掌故文物

  • 铜人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五岳山人集

    三十八卷。明黄省曾(1490-1540)撰。黄省曾,字勉之,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嘉靖举人。尝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拜李梦阳为师,学习写作诗文。以任达跅弛终其身。著有《五岳山人集》、《西详朝贡典录》。

  • 周礼戚氏音

    一卷。陈戚衮撰,清马国翰辑佚。戚衮字公文,盐官(在今浙江海宁)人,官至始兴王府录事参军。事迹具《南史》本传,传载戚衮撰《三礼义记》、《礼记义》、《周官音》,今具不传。《周官音》隋唐志均不著录,唯陆德明

  • 周易旧疏考正

    一卷。清刘毓崧撰。刘毓崧字伯山,一字松崖,仪征人。古人注书,一般并采两家以上之说,这样就不免有前后相互矛盾之处。唐孔颍达的《周易正义》亦不例外。故作者摭取《周易正义》中前后抵牾者共十八则进行了疏证,其

  • 春秋世学

    三十二卷。明丰坊(见《古易世学》)撰。该书自称因其祖先、宋御史中丞丰稷之《案断》而为之释义,故名世学。但丰稷并无《案断》之书,历家书目亦不见著录,显是伪托。坊平生喜作伪书,常于诸经窜乱篇章,别为训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