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郧阳府志

郧阳府志

①四十二卷,补一卷,图一卷,清刘作霖修,杨廷耀纂。刘作霖,字慰三,直隶武清(今属天津)人,举人,官郧阳知府。杨廷耀,字彤华,奉天海城(辽宁海城)人,贡士,继刘作霖任知府。府志,明嘉靖间,巡抚叶昭纂《郧台志略》九卷,万历六年(1578)襄王府长史周绍稷纂《郧阳府志》二十一卷,俱无传本。清康熙间刘作霖莅任,始创修,未竣而去,杨廷耀续修。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成书。《郧阳府志》康熙二十四年刻本。此志自星野至事纪,各自为类,不分纲目。艺文志采敕赋诗文,占十三类,十四卷,不免见滥。② 十卷,首一卷,清王正常修,谢攀云纂。王正常,字徽五,号方山,四川沪州人,举人,官郧阳知府。谢攀云,字翔青,四川重庆人,贡生。府志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郡守刘作霖修后,百余年未曾补辑,王正常莅任,延谢攀云等,博采遐搜,参考刘志及各县志,成书于嘉庆二年(1797)。《郧阳府志》嘉庆二年刻本。共十卷,分为:卷一地理,卷二建置,卷三嗣祀,卷四田赋,卷五官师,卷六人物,卷七选举,卷八兵防,卷九祥异,卷十丛记。此志不列星野一门,而略见于沿革之首,最为有识。楚北领十郡,郧阳地居险要,幅员广阔,道里险易,民风土俗醇醨,皆为政者所应详习,此志增沿革、疆域二门,将物产、税课、蠲政、仓储同附田赋志。官师、选举增十数至数十人,各以类从。艺文,志例只载书目,诗词歌赋虽有佳篇,不收入充门类,前志所录各体诗词歌赋多至十四卷,概行删削。此志体崇矜慎,词去支离,扼塞要害,典型风教,凡关一郡之故实,无不搜罗殆尽,所属六县,也各采其专志,分别详载。③ 八卷,首一卷,清吴葆仪、庆裕修,王严恭等纂。吴葆仪,字觐臣,安徽全椒人,廪生,官郧阳知府。庆裕,字兰圃,满洲正白旗人,郧阳知府。王严恭,字畏甫,号寅斋,安徽桐城人,举人。府志自嘉庆二年(1797)郡守王正常修后,又历六十余年,这期间废兴损益,郡与所领各县时有不同,吴葆仪延王严恭等重加补辑。书即成,吴葆仪去任,庆裕继之,志成于同治九年(1870)。《郧阳府志》同治九年郧山书院刻本。共八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舆地志,卷二建置志,卷三祠祀志,卷四田赋志,卷五官师志,卷六人物志,卷七兵防志,卷八丛记。此志列绘图于卷首,幅员封畛,开卷了然。郧阳居陇蜀之交,王志采《水经注》及方舆、纪胜等书,搜罗甚广,但征古多而据今少,此编剔其冗蔓,正其讹误,凡关郡治悉为汇入,各县志乘具存,不再采录。郧阳置郡年久,风气仍未尽开,其以道德功业,奇节伟行可宣诸简册者少,王志人物一门,选择难充,以列女、流寓,别立选举一门,此志将其合并。王志不立星野,特立详异,未为精当,此志附于丛记。以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体以致用,要则不烦为义法,修志简慎矜严。

猜你喜欢

  • 辨字诀

    一卷。又名《助语辞补义附录》,清初王鸣昌撰,魏维新摘订。是书收单音及复音虚词二百四十一个,其中颇多方俗词。析为七类:起语辞、接语辞、转语辞、衬语辞、束语辞、叹语辞、歇语辞。侧重分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

  • 后汉书辨疑

    十一卷。清钱大昭撰。钱大昭,有《汉书辨疑》已著录,《后汉书辨疑》体例与他所撰著的《汉书辨疑》大体上相同。统观全书,卷四《安成孝侯赐传》“同抛财产”,引《史记·三代世表》“抛之山中”,证论“抛”字不是古

  • 大学章句质疑

    一卷。清郭嵩焘(1818-1891)撰。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湖南湘乡(今湖南湘乡)人。清外交家,古文家,中国首任驻外公使。著有《养知书屋诗文集》、《使西纪程》、《礼记质疑》、《中庸质疑》

  • 花史

    十卷。明吴彦匡撰。吴彦匡,生卒年月、事迹、何方人士,均不详。著有《花史》一书。是书在常熟蒋养庵《花编》、松江曹介人《花品》二书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共记载百余种花品。书中以一花为一类,各加神品、妙品、佳品

  • 盘谷集

    三卷。清释智朴(生卒年未详)撰。释智朴号拙庵,江苏徐州人。居盘山四十余年。当时盛流,如朱竹垞、王渔洋、宋牧仲,皆与订交,尺牍往还无虚月,所著《盘山志》,详略有法。此集为乾隆时命翰苑诸臣重为编定。前集二

  • 定远县志

    六卷,清姜由范修,王镛纂。姜由范,曾任定远县知县。王镛,孝廉。定远于雍正八年(1730)复县。旧志无存。乾隆年间欲修县志,然未成。嘉庆十六年(1811)复事纂修。其后道光及同治年间曾先后两修。兹编则为

  • 汲古阁校刻书目

    一卷。明毛晋撰。毛晋(1598-1659),原名凤苞,字子久,改名晋,字子晋,号潜在,晚号隐湖,又号汲古阁主人,笃素居士,江苏常熟人。汲古阁为其藏室名,所藏逾八万四千余册。目中附刻有毛晋印记之原本,记

  • 史纠

    六卷,明朱明镐撰。明镐字丰芑,太仓(今江苏常熟、嘉定一带)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上起《三国志》下讫《元史》,各为一编。篇末附《书史异同》一篇、《新旧唐书异同》一卷

  • 五译合璧集要

    二卷。不著撰人。《五译合璧集要》一书,著称于清朝通志六书略馆臣按语中。“五译合璧”指用五种文字即梵文、西番、满、蒙、汉字译一种文体,汇集竺乾译语,以类相从。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有三十五门,辑四百三十二

  • 西泠印社全书

    七十一种,一百四十卷,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清吴隐编。吴隐曾与吴昌硕创办西泠印社。西泠印社是中国研究篆刻的学术团体,创办于光绪三十年(1904),地址为浙江杭州孤山,因地近西泠而得名。此书所收七十一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