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酒色财气

酒色财气

四卷。作者不详。本传奇共二十七出,写龙图阁大学士包拯审理四件狱讼案件,平反冤狱之事。第一出至第八出为酒案,写临川人高阳在元宵节醉酒后到街头观灯,与富户雷士春发生冲突。雷士春之侄名应元,是道士,图其伯父之财,令人暗杀雷士春后,诬陷高阳为凶手。高阳屈打成招。包拯按临至江西,访知其情,以应元抵罪,释放了高阳。第九出至第十四出为色案,写扬州人柳衣至江州经商,艳羡缝衣匠之妻江氏的美色,希望一会,其夫得利应允。不料江氏被皮匠杀死,缝衣匠告柳衣于官府。而柳衣当夜为其父所阻,并未出屋。包拯至江州昭雪了冤狱。第十五出至第二十出为财案,写南康人贺金兰遗失一箧金,梦中有人告其失金在四圣庙旁。村民单大、赵三拾其失金,单大杀死赵三,把他的头置于箧中。贺金兰前来取箧,衙吏疑其为盗,揭箧见人头,囚贺金兰于狱中。包拯按部南康,方审清案情。第二十一出至第二十六出为气案,写瑞州一庞姓国戚,修炼长生药,山人海东青将杀一薛氏之子以合药,壮士养素劫而救之。海东青杀了庞国戚,弃尸于井,夺宝而去。养素追至,坠于井中。庞国戚的家人告养素于官府。包拯至瑞州雪其冤狱。第二十七出写包拯还朝,高阳、柳衣、贺金兰、养素四人前来送行。包拯把四个匾额分赠四人:一为“酒不可纵”,二为“色不可迷”,三为“财不可贪”,四为“气不可使”。此传奇的内容为劝善儆恶。本书有清雍正七年(1729)抄本。

猜你喜欢

  • 济世全生指迷方

    见《全生指迷方》。

  • 玉坡奏议

    五卷。明张原撰。张原,字士元,三原(治今陕西省三原县龙桥镇)人。正德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因上疏论事被谪为贵州新添驿丞。嘉靖元年(1522)召复故官。他对当时的权贵大臣直言不讳,言人所不言,这些奏疏皆收

  • 祁县志

    ①八卷。清郭修,周继芳纂。郭字不详,河北高邑县(今河北柏乡县)人。顺治十三年(1656)任祁县知县。政绩甚嘉。《祁县志》康熙四年(1665)刻本。全书八卷,五十二小目。分为:卷一舆地志,卷二建置志,卷

  • 天隐子

    见《玄真子》附。

  • 王魏公集

    八卷。宋王安礼(1034-1095)撰。王安礼,字和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之弟。嘉祐六年(1061)进士。历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尚书左丞。迁资政殿学士,知太原府。王安礼政治上反对王安石

  • 重修玉篇

    三十卷。南朝梁陈间顾野王(519-581)撰。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今江苏吴县)人。博学,通经史,精于天文、地理、文字音义。在梁朝为临贺王萧正府记室参军,入陈官至黄门侍郎。著有《建安地记》、《玉篇》、《

  • 康南海文钞

    四卷。清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长素,晚号更生。广东南海(今属广东省)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至工部主事。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重视“经世致用”学说

  • 垂光集

    二卷。周玺撰。周玺,字天章,号荆山,明代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弘治丙辰(1496)进士,官至礼科都给事中,为刘瑾所构,斃于廷杖,刘瑾败后,礼科给事中孙祯疏讼其枉,诏复官,荫其一孙。《垂光集》上卷载疏十

  • 说文解字义证

    五十卷。清桂馥(1736-1805)撰。桂馥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历官长山县训导,云南永平知县。少承家学,博览群书,精于金石篆刻、文字训诂之学。著作尚有《札朴》、《

  • 朝阳字鉴精粹

    不分卷。日本高田忠周撰。高田忠周,号竹山,东京人,著有《说文字原谱》。高田曾辑《朝阳阁字鉴》三十六卷,刊于日本大正十四年(1925)。后又订正增辑,曰《补正朝阳字鉴》。是编删其篆体类似者,依《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