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释大

释大

八篇。清王念孙撰。王氏生平见“广雅疏证”。《释大》一书专释字之有大义者,故名《释大》。释“大”之词,《尔雅》收三十九字、《小尔雅》收六字、《广雅》收五十八字、《毛诗传义类》收五十字、《拾雅》收九十字。而《释大》则搜辑多达一百七十六字,各依所隶之字母汇聚而训释之。此书运用因声求义方法,以“大”义为例,展转孳乳,探索语义发展规律,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据其自注,当有二十三篇,现在只存见、溪、群、疑、影、喻、晓、匣八篇。前七篇是罗振玉所得王氏手稿,有王氏自注;后一篇是王国维从王氏杂稿中清理出来的草稿,没有自注。王国维《高邮王怀祖先生训诂音韵书稿叙录》曰:“观先生遗稿,似尚欲为《释始》、《释君》诸篇而未就者,殊不无饿空之憾。然雅诂之繁,固不能一一为之疏释,先生盖特取《尔雅》首数目释之,以示声音相通之理,使学者推而用之而已。然则此书苟完,《释始》、《释君》诸篇苟存,亦不过示后人以治训诂之矩矱,而此残稿足以为后人矩矱者,固亦与完书无以异,盖大家之书,足以启迪来学者,固不以完阙异也”(《观堂集林》卷八)。其书“关于大字之释,如冈、山脊也,亢、人颈也,二者皆有大义。故山脊谓冈,亦谓之岭,人颈谓之领,亦谓之亢。强谓之刚,大绳谓纲,特牛谓之,大贝谓之魧,大瓮谓之,其义一也。冈、颈、劲一声之转,故强谓之刚,亦谓之劲;领谓之颈,亦谓之亢。由‘冈’之一字,孳乳为‘亢’、‘岭’、‘领’、‘纲’、‘刚’、‘’、‘魧’、‘劲’、‘颈’、‘’十字。则一百七十六字之孳乳,使牙喉八母之字,得以大备,并由此可知牙喉八母之字,皆有大之义,亦言语学上可以研究之一事也”(《中国训诂学史》)。是书收在《高邮王氏遗书》中,《高邮王氏遗书》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罗振玉经营付刊。

猜你喜欢

  • 此木轩四书说

    九卷。清焦袁熹撰。焦袁熹详《春秋阙如编》条。据其子焦以敬、焦以恕所作凡例,知此书为袁熹手定者十之六,以敬、以恕掇拾残稿、整理或编定者十之四。因而该书与袁熹所作《经说》偶有重复,但较《经说》多可取之处。

  • 地志启蒙

    四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撰人。这是一部地志学概论书,专为中国初学者而译。原书可能与《地理质学启蒙》合为一编,艾约瑟为方便读者学习而将其析为二帙。书中首先叙述了绘制地球仪及地图的

  • 大事记

    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其祖吕好问封东莱郡侯,学者因称祖谦为东莱先生。隆兴进士,复举博学宏词,官至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提倡

  • 信阳子卓录

    八卷。清代张鹏翮(1649-1725)撰。张鹏翮见《忠武志》条。此书摘录前代儒家语录,分七个条目编辑成书,并加上作者本人的评议。七个条目为:“体道”、“致和”、“存省”、“修己”、“治人”、“闲道”、

  • 百论疏

    十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百论》作者是印度僧人提婆菩萨所著,共二十品,每品各有百偈,故称《百论》。天亲菩萨释有《百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出前十品,共五十偈,仍称

  • 宝坻县志

    十八卷。清洪肇楙修,蔡寅斗纂。洪肇楙,字时楙,号东阆,歙县人,雍正进士,曾两任宝坻县知县。乾隆四年(1739)伍泽荣任宝坻县令后,搜集各种资料纂辑县志,然事未果而人离任。洪肇楙接任县令后,亦广搜博采,

  • 重学

    十七卷首一卷。英国胡威立(生卒年不详)撰,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口译,海宁李善兰(详见《方圆阐幽》)笔述。所谓重学,今称为力学,又名机械学。西方力学传入中国,首推是由德国传教士邓玉函(15

  • 尚书疏衍

    四卷。明陈第(详见《伏羲图赞》)撰。此书前有自序一篇,其序称“少受《尚书》,读经不读传注,口诵心维,得其意于深思者颇多,后乃参取古今注疏,而以素得于深思者附著之。”第博学聪悟,治《尚书》径自经文入手,

  • 姚江逸诗

    十五卷。清黄宗羲(1610-1695)编。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馀姚(今浙江余姚)人。父尊素,以忠直死于魏阉之难,宗羲具疏讼冤。思宗叹为忠义孤儿,使归。益肆力于学,尽发家藏书读之,不足,复借抄之。受业

  • 逸汤誓考校勘记

    一卷。清叶廉锷撰。叶廉锷字勤诹,江苏当涂(今属安徽省)人,光绪举人。此书为读徐时栋《尚书逸汤誓考》而作。徐氏之书中,有字误的,如“怀”作“坏”;声韵之误如畏叶坏;援引的错误如:泰誓伪大明,文公伪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