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

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

沈孟(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述。《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一书的主要内容是,记南宋僧人道济(1148-1209)生平杂事琐语。道济,俗姓李,字心,名远。传说他是紫脚罗汉的后身,投胎于天台县一李氏之家,为今浙江省临海县人。后出家为僧,先住浙江杭州灵隐寺,后移住净慈寺。佛教界把他神化为罗汉,称之为“降龙”。因他好打报不平,乐于除暴安良,扶弱济贫,善施众生,故世称他为“济公”。也因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如痴如狂,被称之为“济颠僧”,至今在民间盛传不衰,早已编成小说如王梦吉所编写的《济公全传》,以及根据此本改编的天花藏主的《醉菩提全传》,王宣序改编的《济公传》等。到了近现代,有关济公的传说事迹被拍摄成电视剧,通过无线电波被千家万户所了解。本语录最早出于何年、月、日已不可详知,但有隆庆重刻本,续藏经目录作为高僧传也已收录。历史上是否有道济其人,世有两说:醉菩提院本认为“济颠实无其人”,乃是影射梁宝志事而为之。而释居简作塔铭文则认为济颠确有其人,是天台李氏儿子,时人称他为湖隐。明代田汝成所作《西湖游览志余》、黄永亨作《永兴寺志》、清代孙治增所修《灵隐寺志》,都认为济颠确是真实历史人物。其中,《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载:“道济风狂不饬细行,饮酒食肉,人称济颠,卒于净慈寺”。《灵隐寺志》说:“道济初参远瞎堂,知非常僧。然饮酒食肉有若风狂,监寺不能容,瞎堂云:‘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纵观文献记载,多为小说家言语,难免不具有夸张神奇成份,但济颠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当不应怀疑。此书对了解济颠禅师生平事迹及佛学思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价值。现见有日本内阁文库藏明隆庆本和见载续高僧传本。

猜你喜欢

  • 九疑山志

    ①四卷。清詹惟圣撰。詹惟圣,浙江人,康熙元年(1662)由江华县令调任宁远县知县。九疑山旧无志。明万历间邑令蒋镇始创之,历三月而成书。詹惟圣以其书过于简略,因于任宁远知县次年(1663)撰成此书。《九

  • 闰八月考

    三卷。王锡祺编。王锡祺,清光绪年间南清河龚稚推步,辑有《小方壶斋丛书》、《小方壶斋丛抄》、《小方壶斋舆地丛抄》及《补编》、《再补编》,详见地理类著录。《闰八月考》三卷,不见《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

  • 南园前后五先生诗十种

    三十卷。明陈暹编录。清熊释祖编录。生卒年未详。《前五先生集》为陈暹编录,选明洪武诗人赵介、孙蒉、王佐、李德、黄哲五人之诗。《后五先生诗》则为清熊释祖编录,为明嘉靖间诗人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

  • 漱芳阁集

    十卷。清徐士芬(1791-1848)撰。徐土芬,字诵清,号惺葊。平湖(今浙江)人。生平读书刻苦,娓娓不倦。嘉庆进士。入翰林,尝出典江南试。官至工部左侍郎。晚年告归故里,力行善事。如:修节孝祠,重建万程

  • 经考

    五卷。清戴震(详见《毛郑诗考正》)撰。戴震长于思考,善疑好问,对群经及注疏,都曾普遍地认真探讨,学问精博,立论精辟,影响深远。但本书为考证之书,大多钞撮旧说,按而不断,只有《尔雅》指摘各条,出语精卓,

  • 求古录礼说补遗

    一卷。清金鹗撰。金鹗所撰之《求古录礼说》十五卷刊行后,会稽赵伪叔至台州得到另一部分此书遗卷,潘祖荫替他刊行,即《求古录礼说补遗》。其内容分七部分:第一:郊乘大路解。第二:祊释辨。第三:八音次序说。第四

  • 百子全书

    一百种。清崇文书局辑。该丛书辑录先秦至明代百种子部著作,其中儒家类二十三种:《孔子家语》、《孔子集语》、《荀子》、《孔丛子》、《新语》、《忠经》、《新书》、《盐铁论》、《新序》、《扬子法言》、《方言》

  • 唐文粹

    一百卷。宋姚铉(968-1020)编。陈善《扪虱新话》以为徐铉者,实误。姚铉字宝臣,庐州(今安徽合肥等地)人。自署郡望,故曰吴兴。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官至两浙转运使。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文

  • 知不足斋丛书

    三十集,二百零七种,八百二十三卷。清鲍廷博(1728-1814)编辑。鲍廷博字以文,号渌饮,安徽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迁居武林(今杭州)桐乡之邬镇。诸生出身,性耽文史,家中藏书极富,筑室储书。乾隆中四

  • 兰芬斋丛书初集

    见《汗筠斋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