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陵川县志

陵川县志

①三十卷。清雷正纂修。雷正,湖北沔阳县人,出身生员,乾隆三年(1738)任陵川县知县。按陵川县志,创本不可考,明宏治十一年,邑人都永思曾为重修,其后明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诸朝,递有续纂。《陵川县志》乾隆五年(1740)刻本。全书二十八卷,分为:卷一星野志:星象、证述;卷二至卷六方舆志:建置沿革、疆域、山川、关隘、形胜、风俗、岁时记、物产、古迹、丘墓、图考;卷七至卷十营建志:城池、学校、公署、坛庙;卷十一至卷十三贡赋记:田赋、丁徭、税课、土贡、里甲、耕耤、蠲免;卷十四至卷十七选举志:荐辟、科目、官阶、明经科武勋、诰锡、乡饮酒、吏员、阴阳学;卷十八至卷二十官师志:宦迹、县令师儒、丞尉;卷十一至卷二十五人物志:节行传、孝义传、儒林传、隐逸传、列女传、寓贤传;卷二十六至卷二十八艺文志:文、诗;卷二十九至卷三十祥异、兵燹、杂志。此编系续孙必振修本而作,分门别类殊少,层次载述,亦多失检。②三十卷,首一卷。清程德炯纂修。程德炯字素涵,安徽歙县人,举人出身,乾隆三十六年(1771)任陵川县知县。《陵川县志》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该志广搜博采,旷者补之,略者完之,讹者正之,疑者辨之,故载述渊详,为明弘治以来六次编辑之大成。③三十卷,首一卷。清徐炑修,梁寅纂。徐炑,陕西朝邑县人,出身拔贡,光绪五年(1879)任陵川县知县。梁寅字虎春,望洛书院主讲。光绪六年(1880)二月,徐炑奉上宪,明示纂修志乘用采择,遂与邑绅商议修志,聘梁寅总其事,历数月,志稿成,乃谋付梓之时,徐炑调离,光绪八年(1882)新知县将其事竣。《陵川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该志分类立目全部承袭乾隆程德炯志。乾隆以前事,多依照程志旧本,乾隆以后九十余年的事迹,征实补遗,逐条增入。综观此志,体例完备,内容宏丰。

猜你喜欢

  • 王志

    二卷。清末民国初陈兆奎撰。兆奎籍贯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是兆奎辑录其师王闿运应答门人之作。谓之“王志”,是取《郑志》的体例。但《郑志》是郑玄弟子追论其师之言及应答之作,大都于经义有所发明,由此可见汉

  • 崇祯四十九阁臣合传

    一卷。清吴世杰(生卒年不详)撰。世杰字万子,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参与修《明史》,循吏、佞幸、列女诸传皆其所为。该书为世杰文集中一部分,内容即《明史》崇祯朝宰辅诸传。但该书应是以曹溶、陈盟

  • 春秋诸传会通

    二十四卷。李廉(生卒不详)撰。李廉字行简,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元代经学家。李廉于元至正二年以《春秋》举于乡,进士及第后仍闭门著书,后官信丰令、遇寇乱而死。此书属集注汇编性质。《自序》云:“先《左氏

  • 春秋尊孟

    一卷。清潘相(详见《周易尊翼》)撰。北宋思想家张载曾说惟孟子能知《春秋》;明代学者郝敬推尊孟子,以鲁、晋、楚为三僭国。潘相受他们的影响,认为推尊孟子才可以说《春秋》,于是撰成《春秋尊孟》一卷。该大旨在

  • 周易旧疏考正

    一卷。清刘毓崧撰。刘毓崧字伯山,一字松崖,仪征人。古人注书,一般并采两家以上之说,这样就不免有前后相互矛盾之处。唐孔颍达的《周易正义》亦不例外。故作者摭取《周易正义》中前后抵牾者共十八则进行了疏证,其

  • 磨尘鉴

    二卷。清桃渡学者(生卒年及姓名、爵里皆不详)撰,姑苏王征夏(生卒年及生平亦不详)阅。此传奇共二十六出,写唐玄宗及安史之乱之事。唐玄宗得到一本宝书《骷髅格》,臣下皆不明其意。唐玄宗即下旨招募能解之人。西

  • 后画品录

    见《续画品》。

  • 白云稿

    十一卷。明朱右(1314-1376)撰。朱右为明初文学家,字伯贤。临海(今属浙江)人,后徙居上虞。元末,累征不就。明洪武三年(1370),以考礼征与修《元史》,授翰林编修。六年,纂修《日历》,七年,参

  • 蜕私轩读经记

    三卷。姚永朴撰。姚有《经学举要》一卷、《群经考略》十五卷,详见《经学举要》、《群经考略》条。《脱私轩读经记》首有自序,又有吴汝纶的跋文,以及马其昶为之作的序文。卷一:《周易》《尚书》《诗》;卷二:《周

  • 山右石刻丛编

    四十卷。清胡聘之撰。胡聘之,字蕲生,湖北天门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官山西巡抚。光绪二十二年(1896),胡聘之到山西绛县,其知县以所得山西石刻拓本,手录原文并撰考证八卷以献,并请求以公家之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