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雁楼集

雁楼集

二十五卷。明徐士俊(1602-1681?)撰。徐士俊原名翙,字三有,号野君,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士俊工杂剧,多至六十余种。今存有《洛水丝》、《春波影》各一本,收集在《盛明杂剧》中;另有与汪淇合撰的《尺牍新语》,并著有《雁楼集》等。是集首卷为赋,卷二至卷十二为古今体诗,卷十三为诗余,卷十四为词余,卷十五至卷廿四为杂文,卷廿五为杂剧。士俊所作《弄珠楼》、《琵琶亭》,无不沁人心脾;长短句亦如其诗,套数小令也很出色。卷廿五有杂剧《春波影》四折,《洛水丝》南北合套一折,均有异曲同工之妙。首有顺治甲午(1655年)友人王潞作的序文。《雁楼集》有清顺治刻本存世。

猜你喜欢

  • 中观论疏

    二十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中观论疏》是注解《中观论》的经注书。续藏经本作二十卷,金陵刻经处刻本汇入论文,作二十六卷。《中观论》亦称《中论》,是印度僧人龙树所著,为破

  • 琴史

    六卷。宋朱长文(生平详见《吴郡图经续记》)撰。此书专述琴典。前五卷记自古以来通琴理者共一百四十六人,附见者九人。上述每人各举其主要事迹。第五卷又分十一篇,一为“莹律”,二为“释弦”,三为“明度”,四为

  • 宝峰集

    二卷。宋赵偕(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赵偕,字子永,慈溪(今浙江慈溪县)人。赵偕乃宋之宗室,宋亡不仕,隐于大宝山东麓,学者称“宝峰先生”。著有《宝峰集》。此集为其外孙顾恭所编,分上、下二卷,后在兵火

  • 周易拨易堂解

    二十卷。清刘斯组撰。刘斯组字斗田,新建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官任杞县知县。此书前有记略,记载著此书时,其侄梦见阁上有朱色“拨易阁”三个字,因此才将其书命名为《周易拨易堂解》。其事颇涉幻杳,似乎

  • 苏愚山洞续集

    三十卷。明李应策(约1597年前后在世)撰。朱应策,字成可,号苍门。陕西蒲城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任邱知县。以两遭居忧历成都安阳,举卓异。徵授刑部给事,历太常少卿左通政。后归隐

  • 毛诗谱

    三卷。汉郑玄撰,清袁钧辑。袁钧,字秉国,一字陶轩,号西庐,鄞(今浙江宁波)人,乾隆拔贡,嘉庆初举孝廉方正,主讲稽山书院,工诗古文辞,尤邃郑玄之学,编有《郑氏佚书》、《四明文献征》等。是《谱》《新唐书·

  • 米氏祠堂帖

    四卷。清米澍(生卒年不详)辑。米澍,为宋米芾之二十世孙。米氏祠堂宋时初建,后毁于明代兵灾,清康熙癸酉(1693)时重建。后米澍重又增修时,当地郡守将所珍藏的先祖遗迹,都交给米澍,让他临刻并公诸于市,米

  • 寄庐读史记臆说

    五卷,清杨琪光撰。杨琪光,字子琳,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官道员,杨琪光师法归方,意在读史以练文笔,但间或也有笃论,他将读《史记》心得。写成《寄庐读〈史记〉臆说》一书,他主张持论公允,对人、事给予恰当

  • 魏忠贤始末

    一卷。清赵吉士撰。吉士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该书记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事。现有《逊敏堂丛书》本。

  • 孔钟英集

    十卷。清孔毓琼(约1675前后在世)撰。毓琼字钟英。江西新城人。生卒年均不详。曾学于魏禧,其他事迹不详。著有《孔钟英集》。此集共十卷。据集前魏禧序称,“其学古于世所不学之目。”故文颇有“健气”,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