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雉舟酬唱集

雉舟酬唱集

一卷。清杨恩寿(1835-1891)、越南裴文祖撰。杨恩寿字鹤俦,号蓬海,又作朋海,别署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咸丰八年(1858)优贡生。同治元年(1862)受湖南郴州知州魏镜余之聘,在府中充任教席。二年(1863)加詹事府主簿,以知县、教谕用。九年(1870)中举。又曾多年在云南、贵州一带充任幕僚。光绪初年授湖北盐运使,后升任湖北候补知府。光绪三年(1877)越南国贡部正使裴文祖来朝,朝廷任命杨恩寿为湖北护贡使,陪同裴文祖“晨夕晤对,一月有余,无日不有倡和”(裴文祖《〈词余丛话〉序》)。并将所撰传奇数种赠与裴,且请裴为所撰《词余丛话》作序。杨恩寿兼工诗、词、曲、骈文、著述甚富。自称“半生所造,以曲子为最,诗次之,古赋,四六又次之,其余不足观也”(《坦园日记》)。因此在清末文坛,以戏曲家和戏曲理论家著称。著有传奇八种:《姽婳封》、《桂枝香》、《理灵坡》、《桃花源》、《再来人》、《麻滩驿》等六种合刊为《坦园六种曲》;《双清影》收入《杨氏曲三种》;《鸳鸯带》二十四出,因剧中插叙时事,语多过激,以朋友之劝,故未刊行。另有戏曲理论著作《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及小说集《兰芷零香录》。其著作汇刻为《坦园丛书》十四种。裴文祖字殷年,号珠江,越南河内人,乙丑科进士,官礼部右侍郎办内阁事物。按光绪三年(1877),越南国纳贡清廷,裴氏充其国贡部正使。杨氏时官湖北,充湖北护贡官,迎裴氏于巴陵,送至信阳而别;两人朝夕相聚者一月,互相赠答,共得诗百余首。杨氏刻之为此集。卷首有孙衣言题词及杨氏自序。今观此集,杨氏诸诗都已编入《坦园诗录》第十六卷中。裴氏籍隶越南,虽濡染中华文化,颇娴吟咏,以中土诗人之篇什严格审视,疵类良多,欲求抗手中原,不无逊色。有光绪间长沙杨氏刻本。

猜你喜欢

  • 鄢陵文献志

    四十卷,补遗一卷,清苏源生撰。苏源生(1809-1870),字泉沂,号菊村,邑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二十年(1840)副榜。科名卑微,但人品、文章皆负时望。苏源生自弱冠以来就留心搜集本县文献

  • 礼部则例

    二百零二卷。清文孚等奉敕修。文孚,姓博尔济吉特氏,字秋潭,官内阁中书,道光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有《秋潭相国诗存》。是书卷一至卷一〇二卷为授受大典、朝贺通例、三大节朝贺、登极朝贺、盛京朝贺、进宝录圣训玉

  • 仪礼经传通解

    三十七卷,附《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宋朱熹(1130-1200)撰。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

  • 闻见录

    一卷。明姚宣(约1621年前后在世)撰。姚宣,字懋昭,应天(今河南商丘)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著有《闻见录》一卷。《闻见录》所记杂事,多涉及神怪。著述态度比较认真,内容里如果是旧事录用,就注明出自何

  • 邹孚如集

    无卷数。明邹观光(约1595年前后在世)撰。邹观光,字孚如,湖北云梦人。生卒不详。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南京兵部郎中。擢太仆寺少卿,未上而卒。著有《邹孚如集》。此集皆杂文,无诗。前无序目,集

  • 周易经史汇纂

    四卷。清查彬撰。查彬字伯野。大兴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至信阳州知州。此书为作者所著《湘芗漫录》的第一种。据费庚吉序,言此书“以经为经,以史为纬,援据精而简择当。”但观其全书却并非如此。如他解

  • 保间堂集

    二十六卷。明赵士春(约1651年前后在世)著。赵士春,字景之,号东田居士,常熟(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崇祯十年(1637)进士及第,授编授,因抗疏杨嗣昌入阁而忤帝,被谪为广东布政司照磨。后复官

  • 青峰存集

    十二卷。明江柏(约1551前后在世)撰。江柏字廷节,号青峰,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光禄寺卿。著有《青峰存集》。是集为其侄江思聪所刻。凡十二卷。卷一为表论,

  • 锡金考乘

    十四卷,首一卷。清周有壬纂。周有任,字佩安,江苏无锡人。周氏自幼弃举业,汇笔游公卿间,数十年于邑中,文献掌故考求甚力,断碑只字靡不搜访。著有《锡山文钞》、《句吴金石记》、《名山祀典录》,纂有邑志多种。

  • 如梦缘传奇

    二卷。清陆和钧(?-1864)撰。陆和钧,字伯和,号菊生。浙江萧山人。一生郁郁不得志,博学,善诗画,性宕不羁。是编演《聊斋志异》所载连琐事,凡三十出。以本传有十余年如一梦之语,即取以名剧。前载咸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