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韵石斋笔谈

韵石斋笔谈

二卷。清姜绍书(详见《无声诗史》)撰。绍书“少而种学,长益博综,竹书蝌蚪,多所研究”,“弥复肆力于考鉴”。此书分上下两卷,共五十八条。记载所见古器、书画、奇玩,“推论得失,搜讨同异,别白真赝,有论有脊”。上卷裕阁藏书、永乐大典、名贤著述、朝鲜人好书,下卷晚季音乐、白兔、沙雉、文臣玉带八条杂论它事,与全书内容不等,大概是随笔记录。体例仿南宋周密《云烟过眼录》,但密书以收藏之人标题,此书以其物为兴;密书只记物名,此书详记物状及收藏人授受始末,天成太极图一条偶见圆石之中黑白相间,借以驳斥朱子谓太极无形,延陵十字碑一条力辩孔子未尝到过吴地之说,辩黄石文王鼎附会博古图,辩天启甲子年(1624年)所得玉玺非秦物,辩河庄淳化帖非王著原摹为宋人重刊,辨句容崇明寺藏经有宋元祐五年张晖、潘泽题名,无斗神幻书,辩宋徽宗高士图董其昌误以为王维,辩宋藏经多仿苏黄字体,并非二人真迹。论证确凿,有理有据,可资考证。有《四库全书》本,乾隆道光年间长塘鲍氏《知不足斋丛书》本,1883年序仁和葛氏《啸园丛书》本,清光绪年间武进盛氏《常州先哲遗书》本,1913-1915年上海广益书局《古今文艺丛书》排印本,1921年上海古书流通处据鲍氏刊本影印《知不足斋丛书》本,193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铅排印本,1936年上海神州国光社《美术丛书》排印本,以及民国年间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1983年、1984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笔记小说大观》本。

猜你喜欢

  • 凫藻集

    五卷。明高启(1336-1374)撰。高启,字季迪,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洪武初,召修《元史》,为翰林院国史编修。授户部右侍郎,

  • 续一切经音义

    十卷。辽释希麟撰。卷首希麟自序题燕京崇仁寺沙门希麟集。其自序谓:“唐建中末,有沙门慧琳,栖心二十载,披读一切经,撰成《音义》总一百卷。依《开元释教录》,从《大般若》,终《获命法》,所音都五千四十八卷。

  • 书集传

    十二卷,《或问》二卷。宋陈大猷撰。陈大猷,东阳(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南宋理宗年间进士,由从事郎历六部架阁。陈大猷所作《书集传》与《或问》,为《四库全书》录入者仅《或问》二卷,《书集传》未被录入

  • 读诗私记

    二卷。明李先芳撰。先芳字伯承,号北山,监利(今属湖北省)人。寄籍濮州(今属山东省),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八年(1547)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著有《读诗私记》、《江右诗稿》、《李氏山房诗选》等。是书成

  • 五代史记纂误

    三卷。宋吴缜(详见《新唐书纠谬》撰。《五代史记纂误》主要是采摘欧阳修的《五代史》中有误或简陋不当之处,一一为之考补纠正。如《周太祖纪》“甲辰”,应当是“甲申”,有的是修改旧文首尾失检或脱落之处。《五代

  • 绿窗诗草

    四卷。清白氏(生卒年不详)撰。白氏,号香室女士,直隶高阳人,教谕王棻之妻。此书刊于嘉庆四年(1799)。

  • 周易通

    十卷。清浦龙渊撰。浦龙渊字潜夫,吴县人。曾为洪承畴幕僚,由于洪承畴的推荐而官至城步县知县。自认为“六爻之义本一理,四圣之旨本一贯”,由于说易者都以自己的意见解易,才导致卦辞不通于象辞,下卦之辞有的不通

  • 方斋补庄

    清方正瑗(生卒年不详)撰。正瑗字引除,号方斋,桐城(今属安徽省)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官至陕西潼商道。著有《方斋小言》、《关西讲堂客问》。“补庄”即为补正《庄子》之意。正瑗认为《庄子》一书

  • 六经三注粹抄

    明许顺义撰。顺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如斋,晋江人。此书无序跋,不知何时所作,根据其版式判断,当是万历以后的坊本。所谓六经,是指《易》、《诗》、《书》、《春秋》、《礼记》、《周礼》六部经书。书名显系杜

  • 比丘尼传

    四卷。梁代释宝唱撰。宝唱生平事迹详见《慈悲道场忏法》条。《比丘尼传》一书,略称《尼传》。是晋、宋、齐、梁四朝著名的比丘尼六十五人,附见五十一人的传记。所记大多为江浙地区之人,中原和边远地域的人很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