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清冯桂芬(1809-1874)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三年(1853)在苏州办团练,升右中允。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苏州时逃到上海。参
四卷。清刘子雄(1857-1889)撰。刘子雄,字健卿,德阳(今属四川省)人,光绪优贡,举人,授内阁中书舍人。曾就读于王闿运门下。颇得张之洞的赏识,著有《刘舍人遗集》。是集为刘子雄诗文别集,凡四卷,卷
一卷。清吴若准撰。吴若准,字次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二十一年(1841)进士。曾任太仆寺卿、江西学政。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原自有注。《四库总目提要》疑其注刊落已久。顾广
二卷。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1077-1148)撰。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迁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生平事迹详见《石林燕语》。叶梦得在宋室南渡之初,岿然耆宿,藏书至三万余卷
一卷。宋王应麟(1223-1296)辑。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先世居浚仪(今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今浙江宁波)。九岁能通“六经”,从王子文受学。曾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因贾似道当
四卷。清陈钟麟(生卒年不详)撰。陈钟麟,字厚甫,生平里贯不详。陈钟麟以杜诗为题,作帖体诗二百余首,用小楷分缮为四册。其第一册为“乙未春课,四月初十日书毕”;第二册为“乙未春课,四月二十五日书毕”;第三
二十四卷。清李黼平撰。黼平字绣子,又字贞甫。嘉应(今广东梅县)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官江苏昭文县知县。此书多本毛传郑笺之义,以正孔颖达疏证之误。书中不乏精细之辨,然因作者信序太
五卷。清李光琼撰。光琼字瑜华,又字槃阿,安徽庐江人。据李氏自序,是书为初学辨音义而作。音义字数悉依《佩文韵府》。一字数音者,分别音义详注。无两音者,另列于后。音别义同者,小注前行列音某又某,后行列义。
八卷。清张佑(生卒年不详。)撰,张佑字干伯,别字春洋子。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朝邑镇)人。此集由作者自作弁言。四十四岁以前作品由同年友岳震川删存;四十五岁至六十一岁作品由宗弟张屏山删存;六十二岁以后
二卷。明王栋(生卒年不详)撰。王栋字隆吉,号一庵,泰州(今属江苏)人。嘉靖(1522-1566)中,由岁贡生补江西南城训导,又迁为深州学正,终生以讲学为业。他为王艮从弟,故得其传。此书上卷谓《会语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