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附《图绘宝鉴续编》一卷。元夏文彦(生卒年不详)撰。夏文彦,字士良,号兰渚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居松江(今属上海市)。夏氏嗜古精于绘事,为杨维桢所称。据陶宗仪《辍耕录》曰,其家多藏古物,罕有其
一卷。汉郑玄(详见《乾坤凿度》)撰。何休著《公羊墨守》,捍卫《公羊》学,郑玄针对何氏之书著《发墨守》,攻击何氏之学。今书只存四条,是宋王应麟从诸书中辑出的,与《箴膏肓》、《起废疾》合编为一书,《四库全
四卷。明张遂辰撰。遂辰,字相期,又字卿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明亡后隐居不出,以布衣终其身。该集均为古今体诗,古体、今体相杂,以纪年顺序排列。全集四卷,每集又分上下卷,一卷为白下编,是
四卷。清阎循观(1724年-1768年)撰。阎循观字伊高,一字怀廷,昌乐(今山东昌乐)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循观省身克己,刻苦自立。著有《名人小传》、《见闻随笔》、《毛诗
一卷(排印本)。王献唐(1897-1960)、屈万里(1907-1979)合著。王献唐,名琯,字献唐,后以字行,山东日照人。1929年任山东图书馆馆长,搜罗乡邦文献及钟鼎彝器、泉币、钵印、封泥、石刻、
一卷。旧题唐李翱撰。《新唐书·艺文志》作“陈翱”,原注云:“宪穆时人”。《宋史·艺文志》有李翱《卓异记》一卷,又有一本作陈翱,注云:“一作翱”。《四库提要》考其均不确。书中所记多为唐代盛事,故题名“卓
一卷。清沈彤(1688-1752)撰。彤字寇云,一字果堂,江苏吴江人。诸生,乾隆初试博学鸿词科不遇,编修三《礼》及《大清一统志》,授九品官,以亲老不受,辞归故里。笃志群经,尤精三《礼》。著有《周官禄田
十二卷。清梁善长(约1790前后在世)编。梁善长字崇一,顺德(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历宰白水、蒲城,为官清白如水,官至建宁府同知。著有《赐衣堂文集》、《鉴唐诗钞》和《广
十六卷。清秦伯龙、秦跃龙兄弟合撰,门人尤金禄等校订。伯龙字蛟门,江南无锡(今属江苏省)人,雍正二年进士。跃龙字山公。二人生卒年乃经历均不详。本书卷首有伯龙、跃龙所作两序。跃龙之序大略说,汉儒治经,大多
十四种,三十卷。上海通社编。丛书为上海通社诸人搜其乡贤所著、有关上海典章国故的著作,仿《毗陵文献》、《海陵丛刻》体例,刊刻而成。共收书十四种,除元人著作一种、明人著作一种外,其余均为清人所撰。其中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