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黄梅县志

黄梅县志

①九卷,清徐昱修,萧蕴枢纂。徐昱,永平人,拔贡,官黄梅知县。萧蕴枢,湖北孝感人,官学谕。明以前志乘失考,万历十一年(1583)曾维伦修,已无传本。清顺治十五年(1678),徐昱知县事十七年,延萧蕴枢修辑告成刻印。共九卷,分舆地志、政务志、人物志、仙释志、艺文志。志舆地志九目,此志自舆图至风土,分类简当,叙事详明。政务志三十一子目,近于繁杂,如公署、城池、关隘、津梁应归建置,此编以建置附以舆地,以公署等类附施政务,不合志例。人物志子目二十九,附牌坊、碑祠、陵墓,也觉不类。仙释志三目,此志采录附杂志。叙事以传,附以寺观、古迹,则为县志所创见,艺文志十目,所记碑不多,前志序跋,列于诗赋之前,编次无次序。此志因前志残缺,无从则效,故分门别类,其义例未尽合。② 十二卷,清薛乘时修,沈元寅、周茂健、薛善时等纂。薛乘时,河南原武人,举人,官黄梅知县。沈元寅,浙江归安人,廪生。周茂健,河南原举人,举人。《黄梅县志》乾隆二十一年(1756)修,五十四年(1789)胡绍中刻印。共十二卷,卷首旧修姓氏,修志姓氏、目录,分为:卷一沿革表、秩官表、选举表,卷二星野志、疆域志、山川志、城池志、公署志、城乡志、邮传志、营汛志,卷三津梁志、赋役志,卷四学校志,卷五礼乐志、水利志,卷六物产志、风土志、名迹志,卷七艺文志,卷八祠祀志、陵墓志、寺观志、祥异志、摭闻志,卷九名宦列传、宦绩列传,卷十儒林列传,忠烈列传,卷十一孝友列传、隐逸列传、文苑列传、恬退列传、耆寿列传、侨寓列传,卷十二列女列传、仙释列传。县志自顺治十七年(1660)县令徐昱修,仅立五志,而子目纷繁,编次失序。此志变更其体,分表、志、传三纲。县志,表志当统一志,三纲并立,不合志例。未列建置一门,颇觉简略。秩官列于山川、城池之前,赋役、学校列选举之后,前后轻重,秩序茫然,其列传既有隐逸又有恬退,二者无甚区别,各郡邑志未见有此名目。此志以徐志为非而更改,所立三纲未妥,足见修志之难。③ 四十卷,首一卷,清覃瀚元、袁瓒修,宛名昌等纂。覃瀚元,字石仙,广西藤县人,生员,官黄海知县。袁瓒,字廉叔,江苏奉贤人,拔贡,继任知县。宛名昌,本县人,生贡。县志前令徐昱修于顺治十七年(1660)。薛乘时修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均未完善。覃瀚元任黄梅县令,先后历十余年,延宛名昌等补修志乘。咸同间戎马蹂躏,简编灰烬,城池得而复失数次,十余年未克成书,至光绪七年(1881)覃瀚元去职,袁瓒知县事,半年而成书。此志纲举目张,有条不紊。地理、建置二志,无增损。赋役志,黄梅常遭水灾,赋额因时核减,此志征收原额,开载于前,其核减之数,分载于各项之下,漕粮改折新章,又附载核减之下旧额新除,按籍了然。特立武备一门,具载城守塘汛及驿马铺兵,近时黄梅境兵事,并采录。人物志笃行一类,以其人不属文苑等类,而笃实纯朴,未可泯没,故增列之,其余诸志,矜慎采择,体例谨严,较前志完善。

猜你喜欢

  • 久芬室诗集

    六卷。清郑襄撰。生卒年未详。郑襄字赞侯,一字湛侯,湖北江夏人。官安徽全椒县知县。此集凡六卷。自咸丰二年(1852)迄光绪十五年(1889),共存古近体诗八百二十五首。由挚友陈克劬选定。冯志沂评云:“深

  • 大岳志

    一卷。明方升撰。方升,生平不详。大岳,又名太岳、太和山。即湖北均州之武当。相传为玄武修真之地。其崇奉自元代始。山上有五座名石碑。一为崇封真武诰碑。一为揭徯斯所撰宫碑。一为揭徯斯所撰瑞应碑。其余两座为戒

  • 江苏水利图说

    一卷。清李庆云修,蒋师辙纂。李庆云,曾任江苏侯补道,督办塘工。蒋师辙,江苏上元县人,详见《江苏海塘新志》条目。《江苏水利图说》光绪刊本。共一卷,总括江苏水利。凡为图二十有八。每图附之以说。图皆用新法精

  • 愈愚斋诗文集

    四卷。清谢青扬撰。青扬,字次榆,号小嵋,生卒年不详。约为道咸前后人。浙江平阳人。岁贡生。道咸间,平阳以诗鸣者,推华文漪、鲍台,青杨晚出,得其指授,为诗斐然成章。与鲍台尤为契合,鲍称其少负异才,推为王粲

  • 读易私言

    一卷。元许衡(1209-1281)撰。许衡字平仲,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幼家贫嗜学,从姚枢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氏之书。宋宝祐二年(1254年),元世祖召为京兆提学。中统元年(1260年),世祖即

  • 东浦词

    一卷。宋韩玉撰。当时有两个韩玉。一为元刘祁《归潜志》所载,其人字温甫,燕地人,擢第入翰林,为应奉文字,后为凤翔府判官,大安间为陕西帅府檄授都统,终于金;一为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所载,其人曾与司马文季

  • 姬侍类偶

    二卷。宋周守忠(生卒年不详)撰。周守忠号庵。宋宁宗嘉定初前后在世。著有《古今谚》一卷,《姬侍类偶》二卷,《养生杂纂》二十二卷附《月览》二卷,并传于世。此书成于嘉定庚辰。有朝奉大夫郑域中所作的序和周守忠

  • 胡氏禹贡图考正

    一卷。清陈宗谊撰。陈宗谊字孝宫,广东番禺人,五品卿衔,陈澧之子。本书刊行时附于其父陈澧《东塾丛书·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之后,所以王先谦刻《皇清经解续编》时,误题此书为陈澧所作。本书虽名为“考正”,但对

  • 春秋存俟

    十二卷。《总论》一卷。明余光、余竑同治。余光字希之,郡诸生,有文名,湛心著述,著有《春秋存俟》、《李贺诗注》及《耐庵集》。余竑字赓之,崇祯丁丑(1637)进士,以制举业与同年生夏允彝、陈子龙齐名,授宣

  • 易原

    ①八卷。程大昌(1123-1195)撰。程大昌,字泰之,南宋歙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历官著作佐郎、秘书少监、权吏部尚书、知泉州建宁府等职,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博学善文,古今事无不研究,著有《易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