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ān

【源】 ①见《姓苑》(15,21)。②三闾、三乌、三饭、三丘等复姓有改姓“”者(239)。③清时台湾土著七姓之一(243)。【布】 青海民和(62)、江苏武进(314)、北京、湖北武汉、四川成都(91)、汉源(336)、台湾新竹、台北、台中(68,236,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三庸道,明时山西应州人,正统中安徽祁门县丞(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运城、湖北之武汉、广东之吴川、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汉、藏、傣、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

宋代有三开; 明代有三成志; 又有三庸道,祁门县丞。

猜你喜欢

  • 读音:xiǎo见《姓苑》。晓枝,醴陵人,嘉靖中,中川垫江县丞。(见《万姓统谱》)

  • 西查

    读音:Xīzhā【综】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佳呼士之妻为西查氏(260)。

  • 读音:háo【源】 毫、豪同源。见《姓谱》(9)。【布】 北京有此姓(91)。【人】 毫康,汉时甘陵人,安阳侯(15,21,2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阜平、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

  • 读音:yù【源】 ①殷汤之后有御氏,见《姓考》(17)。 ②《周礼》有御人(官名),其后以官为氏(6,7,12,15,60)。 ③鲁有御邑大夫御叔,当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60)。御邑,故城在河

  • 读音:Péng【音】 音朋,又音裴(Péi)(17)。【源】 见《万姓统谱》(15,21)。【变】 亦作傰(17),��(15),〔茤〕(19,21)。【人】 倗宗,汉时南

  • 泠倫

    读音:Línglún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黄帝乐官二名,分为四氏,所以别族。”此“以名为氏”。或作伶伦、伶纶、泠沦。

  • 右叔师

    读音:yòu shū shī与“右叔沛”同。

  • 馬?

    读音:Mǎkuò《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fèng【源】 ①汉初齐人娄敬,向高祖献西部关中之策,赐姓刘氏,号为奉春君。其后以号为氏(60,62)。亦见《姓苑》(7,9,12,15)。 ②明、清时云南州猛缅长官司(今临沧)土长官、大侯州(

  • 读音:Cì《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其注云:“系刺姓分族。”未详其他。(按:《汉语大字典》无此字。姑予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