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ǎng

仉姓出自党姓。党姓,原本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党氏之后。古代党姓的党读音为zhǎng,故党姓中有一支以音为姓,衍出仉姓。

仉姓望族居于鲁郡。

仉姓历史人物有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仉氏,仉氏知书识礼,为了使孟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曾迁居三次,故有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仉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四十三位。


【源】 ①系自任姓。春秋时鲁国黨氏之族有仉氏,黨古音为掌(26,60)。 ②即掌氏(60)。亦见《姓苑》(60)。 ③梁四公子仉䏿之后,见《姓考》(17)。 ④回族姓。【望】雁门(17,62,418)。 【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春秋时孟子之母为仉氏(17,60)。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黄骅,山东之平度、昌乐,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大同,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汉族、蒙族、布依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 《姓氏考略》注称: “即掌氏,孟子母仉氏; 或即鲁黨 (党) 氏之族。”

南朝梁有仉��, 相传为 “梁四公”之一; 明代有仉经,河南道御史。

猜你喜欢

  • 赤張

    读音:Chìzhāng【综】 即赤章氏。《姓氏急就篇》以赤章、赤张为二姓(17,60)。《庄子》有赤张满稽(7,9,11,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即赤章。《姓

  • 读音:Yú【源】①吴后有馀氏,见《路史》(60,62)。②越王无疆之次子蹄守欧馀山之阳,有馀氏(60,62)。③晋时有馀頠,著《复姓录》。自云出自傅馀氏(6,12)。韩馀氏、傅馀氏、夫馀氏均为汉时复姓

  • 读音:Guǐ【综】 或系咎氏所改,或取日晷为氏(62)。见《中华姓府》(63)。山西平陆(298)、台湾(65)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引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

  • 昂吉爾

    读音:Ángjíěr元代蒙古族姓氏。《姓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元史·列女传》云:“哈喇布哈妻托克托鼐,昂吉尔氏”;又,《萨奇苏传》:“世祖即位,以萨奇苏为北京宣抚,赐宫人昂

  • 读音:Pái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邵武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邵武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棑,即棑筏,放工或即以此为姓。)

  • 读音:Jié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云南之景谷等地有分布。汉族、傣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 景谷县公安局亦提供,未详其源。

  • 读音:xiū【源】 ①少昊氏之子修,为帝喾玄冥师,掌水官,其后以名为氏,见《姓氏英贤传》(6,12,60)。 ②清满洲八旗姓休佳氏后改为修氏(180)。满族姓(344)。【望】 临川(17,60,41

  • 读音:jiǎo晋大夫矫父之后。(见《风俗通》)明苏州矫姓族有数百人无显者。(见《万姓统谱》)▲<汉>矫慎,茂陵人,道家。

  • 索察

    读音:Suǒ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喇哈达(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哈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Yān【源】 见《姓苑》(15,21)、《字汇》(62)。亦见《池北偶谈》(60,63)。【变】 俗写作烟。【望】 天竺(418)。【布】 河南息县(302)、内黄(365)、河北灵寿、新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