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ú

【音】 亦音拂(Fú)(80)、弗(Fó)(91)。【源】 ①春秋时鲁中牟大夫茀肸。亦作佛肸,佛姓宜出此,见《姓氏寻源》(60,62)。一说,佛肸为晋大夫,赵简子之邑宰(7)。②或出佛图氏(60,62)。【望】 中牟(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很少。【人】 佛正,明时河南封丘人,任安庆卫千户(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忻州,河南之封丘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续通志·氏族略》 注引 《万姓统谱》 云: “鲁佛肸 (按: 或作 ‘茀肸’) 之后,以名为氏。”佛肸,春秋末期晋国范中行的家臣,中牟宰,凭此以拒赵简子。② 《姓氏考略》 注引 《姓氏寻源》 云: “或出佛图氏。” 佛图,或作浮图、浮屠、佛陀、佛佗、没驮、勃驮、菩提等,均为梵文buddha之音译,写为汉字,渐次形成不同词意。“佛陀” 多指教主释迦牟尼; “佛图” 则指塔及寺院。佛教徒为表现其皈依佛教的决心,或改姓佛图氏,省而为佛氏。

一音fú,亦现行姓氏。

晋代有高僧佛图澄; 宋代有僧人佛印,能诗,与苏轼、黄庭坚等著名文人相善; 元代有佛宝; 明代有佛正,安庆卫千户。

猜你喜欢

  • 闊里吉思

    读音:Kuòlǐjísī【综】元时蒙古人姓(33)。

  • 阿拼

    读音:A-pīng【源】 彝族姓。属奥姆家支(375)。

  • 吴丘

    读音:wú qiū【源】 古帝颛顼之后有吴丘氏(60,62)。【变】 吴与虞通,即虞丘氏(60,6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路史》云: “颛帝后有吴丘氏。”②

  • 读音:bǎo宝氏,见《姓苑》。宝篆庆,元人,皇祐进士。(见《奇姓通》)▲〈元〉宝鲁,高平人,中书省检校官。

  • 拉基普

    读音:Lājīpǔ彝族姓氏。原意为“折枝之族”。相传其祖先结婚时,骑马至女家迎娶,被路边水冬瓜枝挂着,因以为婚兆,遂折冬瓜枝为该族之表征。后以为姓,或改为汉姓“张”。见 《中国人的姓名·彝

  • 读音:zhì【源】 ①黄帝之子少昊(嫘祖所生)之裔封于雉(故城在今河南南召南),后以国为氏,见《姓考》(17,62)。②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雉,因氏,见《姓考》(17,62)。③系自子姓,殷后有雉氏(1

  • 圍龜

    读音:Wéigu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芈姓, 楚鬬(斗) 围龟之后。”此以名为氏。②《姓氏考略》 注引《潜夫论》云: “宋子姓有围龟氏。”

  • 都朱

    读音:Dūzhū【源】见《复姓录》(444)。《姓氏词典》 引 《复姓录》 收载,未详其源。

  • 沙拉

    读音:Shāl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瓦尔喀(23,63,180,260)及赫图阿拉(180)。【变】 后改姓为边、查等氏(180)。【人】 清正白旗满洲前锋校萨尔胡达之妻为沙拉氏(260)清代满

  • 读音:Shāng【综】源出不详。或以植物名为姓,或商姓因事加草所改,台湾澎湖有此姓(6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