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
【源】 春秋时宋国封人备之后,见《风俗通》(1,9,11,17,60)。封人,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春秋时为典守封疆之官(62)。【望】 睢阳(17,418)。【布】 北京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云: “宋封备人之后有备氏。”备,春秋时宋国管理边界事务的小吏,其后或以祖辈名字为氏。
【源】 春秋时宋国封人备之后,见《风俗通》(1,9,11,17,60)。封人,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春秋时为典守封疆之官(62)。【望】 睢阳(17,418)。【布】 北京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云: “宋封备人之后有备氏。”备,春秋时宋国管理边界事务的小吏,其后或以祖辈名字为氏。
读音:Bùx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系出金时女真人姓蒲鲜氏(23)。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金代,为女真族姓氏,乃女真
读音:Lúfēi【源】 见《姓苑》(9,63,80)。张澍考证,卢妃氏宜作卢奴氏,以地为氏,妃、奴字形近而误(26)。今姑录此备考。《姓氏词典》 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ā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Dūsūlè【源】元时蒙古人姓(24)。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鄂都台妻都苏勒氏”,此“以姓为氏”。
读音:Tǔhuǒluó【源】 唐永徽初,吐火罗国(在今阿富汗境)遣使献大鸟,是以国为氏(6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吐火”云: “唐永徽初,吐火罗国遣使献大鸟,是以国为
读音:Sā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战国时楚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曰骚人,所谓诗人骚客,或因以为氏(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姓氏词典
读音:Zhāng【源】 鄣,春秋时小国,故城在今山东东平东鄣城集,后灭于齐。或其后以国为氏(6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历史上罕见姓氏。当与章姓同源。《郑通志·氏族略》 有载,其注
读音:Ègàiěr【综】 裕固族姓。贺郎格家、东八个家、大头目家、杨哥家、罗儿家等部落均有鄂盖尔姓。世居甘肃肃南县,清末民初始采用汉姓李或高(198)。裕固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后或改
读音:gōng hù【源】 系自曹姓。春秋时邾娄国(后改称邹,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26里之邾城)之族有公扈氏,见《公羊传》(60,62)。【人】 公扈古,春秋时鲁人(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
读音:Luó’é【综】 四川、甘肃地区白马人姓。白马语“罗俄”义为牛头,汉姓为刘(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