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贓
【源】 西夏蕃族有兀赃氏(31)。
【源】 西夏蕃族有兀赃氏(31)。
读音:Liú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八派,出李佳和罗、瓦尔喀、乌喇、喀尔沁、辉发、新屯、扎穆讷、松花江等地(23,63,180,260)。②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
读音:Dié/Dye【源】 蛇咥氏后改为咥氏,见《广韵》(63)。
读音:Biāo/Biau, Byau【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
读音:Tuōtuōlún【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读音:Wūjǐjítè【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巴颜喀喇、克什克腾等地(23,63,260)。原系蒙古一部落之名(见《蒙古源流》),明时改称兀者(384),故系以部为姓。今蒙古仍有此姓,但书作〔
读音:Yùkùliè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洪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Gāpǔhán柯尔克孜族姓氏。清乾隆年间由阿勒泰地区迁入黑龙江富裕县。本旧部落名,或以为姓,后改单字姓。见《中国人的姓名·柯尔克孜族》。
读音:Dǎn【源】 ①中牟(春秋时卫地,故城在今河南鹤璧西)有士曰胆胥己请见之,见《吕氏春秋》(63,86)。亦见《中华大字典》(91)。②满族姓。【布】 山西平陆(298)、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
读音:Shī【源】见《万姓统谱》(15,21)。 【布】山东新泰(359)、台湾台北、新竹、嘉义、高雄、屏东(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长治、晋城
读音:Huì【音】 会氏有绘(Huì)、郐(Kuài)二音,且源出不同(17)。参见会(Kuài)姓。【源】 ①系自偃姓。皋陶之后有会氏(17,60,62)。②系自妘姓。陆终之子会人(一作会乙)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