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ònālóu【源】代北人姓(6,12,17,27,242)。源自北魏末耐部(242)。 【变】①后改为莫氏,见《魏书》(17,27,60)。②亦作莫耐娄(60,70,242)。③作〔莫多那〕(
读音:Lángléi《姓氏词典》引《明史》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ēngbā【综】 夏尔巴人姓。世居西藏聂拉木樟木口岸与定结陈塘区(435)。
读音:Zhà【源】 ①见《姓苑》(15,21)。②彝族姓(130)。【布】 北京、湖北武汉(91)、钟祥(388)、云南巍山(130)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大同、晋城、运城、
读音:Zhǔnq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Tángxī【源】 春秋时吴国传二十四世而灭于越,其后有棠谿氏,棠溪氏、唐谿氏等(19,21)。【变】 亦作〔堂溪〕、〔唐溪〕(7,21),而别于棠谿。【人】 棠溪典,汉时颖川人,五官中郎将(6
读音:Mǐn闵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谥号为姓氏,源于姬姓。春秋时鲁闵公之后,以其谥号为姓氏,即有闵氏。二是出自鲁国公族,为鲁大夫闵子马之后。闵姓发源于春秋时鲁国,后逐渐在今山东大地散播开来
读音:Dòuqí【源】 楚斗伯比之孙斗耆仕晋,因氏,见《姓氏英贤传》(12,62)。一说斗耆为楚武王令尹,因氏,见《姓源》(17)。【变】 亦作〔斗祁〕、〔斗祈〕(17)。
读音:zhī【源】 见《字汇》(86),源出匈奴。【望】 雁门(17,418)。【布】 山西平陆(298)、湖南湘潭(373)、甘肃永昌(392)、台湾高雄(64)、台北(261)、河南商城(308)
读音:Yīxié《姓氏词典》引《汉书》收载,“汉有伊邪莫演”,未道其详。(按:疑此非姓,乃匈奴人名,且“邪”似音yá,姑收录以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