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
读音:Nì
【源】 出自南北朝时高车纥突邻部(24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及《中国姓氏集》(62)。【人】 匿物尼,北魏太祖时纥突邻部帅,聚众反于阴馆,见《魏书》(242)。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 《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亦收,其注称: “北魏有匿物尼。唐有匿舍朗。元有匿谷、匿贝克。”未详其源。
【源】 出自南北朝时高车纥突邻部(24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及《中国姓氏集》(62)。【人】 匿物尼,北魏太祖时纥突邻部帅,聚众反于阴馆,见《魏书》(242)。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 《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亦收,其注称: “北魏有匿物尼。唐有匿舍朗。元有匿谷、匿贝克。”未详其源。
读音:Qūmò【综】 彝族姓。四川德昌有此姓(333)。
读音:Bǐshǐ【综】 彝族姓。属丁惹家支,又称沙玛(375),
读音:Bóshù【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或系孛术鲁氏之省译。
读音:shì fǔ【源】 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公族之后(6,7,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郑樵称: “事父氏,子姓。宋人。” “以字为氏。”《姓氏考略》据《
读音:Sàxī《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萨西卜克。”未详其他。
读音:Chángkè《姓氏词典》引《姓觿》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èqì《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 收载,后或有改为单姓“嚇”者。未详其他。
读音:pà【源】 ①唐时已有此姓(15,24)。 ②明时兵部尚书王骥征云南腾冲州麓川,赐于降夷三姓:怕、刀、剁,见《希姓录》(22,60)。【人】 怕善、唐时系布衣以策于韩愈,转荐裴度,计擒吴元济(1
读音:An安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古代安息国人或安国人来中国留居者,以安为姓氏。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三是少数民族姓氏。后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安息国的
读音:Gūqiū【源】 见《中国姓氏汇编》(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