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é

【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国向戍为左师,食采于合(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北),谓之合左师,后以邑为氏(6,11,15,17)。②回族姓(380)。云南回族合姓,亦通哈姓(105)。③朝鲜族姓。【望】 冯翊(17,60,418)。【布】 河南卫辉(287)、洛宁(294)、林县(343)、山东新泰(359)、台湾台北、高雄(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合举,明时宣德中任河北鸡泽知县,见《大同府志》(15,1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晋城,新疆之塔城,广东之吴川,广西之灌阳,云南之邱北、通海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彝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归 “入声” 部。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子姓。宋向戍食采於合,为宋左师,故谓之合左师。望出冯翊。”此以邑为氏 (按: “向戍”,《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 作“向成”; 《姓氏词典》 作 “向戌”,皆误)。向戍,春秋时宋国执政,宋桓公之孙,故为子姓。②回族之合姓,则名 “阿合麦德” 所改。因宗教原因,回族多有名阿合麦德者,或取第二音节谐“” 而为单姓,后又改为 “”。

汉代有合欢; 元代有合赞、合答安; 明代有合举,鸡泽知县; 又有合鸾,蒙阴知县; 清代有合揆,雍正丁未进士。

猜你喜欢

  • 克音

    读音:Kèyīn【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黑龙江、色钦、乌喇、努克特勤等地(23,63,180,260)。②达斡尔族姓(莫昆名),属克音哈拉,亦译作〔克因〕、〔克殷〕、〔何因〕等,其汉姓为何(

  • 妹孫

    读音:Mèisūn【综】 妹孙氏之后有复姓子士,见《万姓统谱》(15,63)。

  • 读音:xìng【源】 见《万姓统谱》(15)和《新编千家姓》(73)。【人】 荇不意、荇吾,均汉时人,见《印薮》(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 收载,未详其源。(按:荇

  • 读音:Yù【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或为城姓所改,或因界域之事以为姓(62)。【布】 台湾有此姓(65)。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

  • 读音:Dié/Dye【源】 蛇咥氏后改为咥氏,见《广韵》(63)。

  • 读音:shì【源】 ①是、氏古时通用(26),春秋时齐大夫之后(17,60,62)。②北魏时改是云氏为是氏,见《魏书·官氏志》(17,21,60,70,242)。【望】 北海(17,418),吴国(2

  • 读音:Zhě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邑有分布,此姓系平邑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鄋满

    读音:Sōumǎn《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复姓。一作 ‘鄋瞒’,单称‘鄋’。春秋时长狄族的一支,后为齐国所灭,其后因以为氏。”详见 “鄋瞒”条。

  • 读音:Qū【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罕见姓。”未道其详。

  • 读音:Jú【源】 与桔氏不同(91)。原为日本姓。唐贞元末,日本国遣使朝贡,其学子橘免势,愿留肄业,历20余年,使者高阶真人来请免势等俱还,见《唐书·日本传》(7)。【望】长沙(17,418)。【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