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賀
【综】 代北姓。北魏时有吐贺真(7,12,27)。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魏有吐贺·真。”未详其他。
【综】 代北姓。北魏时有吐贺真(7,12,27)。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魏有吐贺·真。”未详其他。
读音:Bǎng【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ǐ mù【源】 春秋时陈僖子之子为穆安,因为子穆氏(4,7,24,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 云: “陈僖子生子穆安,因为子穆氏。”陈僖子即陈乞
读音:Shēn莘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据说祝融之后分为八姓,莘为其中之一。二是古有莘国,商汤就娶了有莘氏的女儿,其后代就以莘为姓氏。今山东、四川、安徽、浙江是莘氏族人主要的分布区域。莘姓历史人物
读音:Lìshān【源】 仲衍孙戎胥轩之妻,郦山氏也,盖即骊侯,见《路史》(60,63)。【变】 亦作丽山、〔骊山〕(60,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引 《路史》曰:
读音:Zhúlǔ【源】 金时女真人姓。系黑号姓(71)。【望】 彭城(71)。
读音:Liú刘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帝尧的后人受封于刘(今河北唐县),建立祁姓刘国,周宣王时国灭,逃往秦国的子孙便以国名为氏。此为祁姓之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二
读音:Wē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香河,山西之运城、忻州,广东之吴川,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èruò【源】代北姓。世居玄朔,即朔方(故治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后随魏内迁,以部为氏,孝文帝改代人姓时,唯贺若氏不改(7,9,12,27,60)。 【望】代郡(418)。 【布】北京有此姓(
读音:juàn【源】 ①系自姬姓。周武王弟卫康叔之后有眷氏(60,62)。②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茂眷(一作茙眷)氏为眷氏(7,60,62)。亦见《姓苑》(15,21)。【望】 代郡(17,418)。罕见
读音:Hóng【源】商时闳国(故城在今陕西)之后,周文王四友之一闳夭是其后也(17)。一说,闳夭之后,以名为氏(7,9,12,60)。 【望】广陵(17,418)。 【布】上海(91)、湖南道真等地均